佛教只關心來世,不關心今世嗎
這種說法是非常錯誤的。
來世是今世的繼續,今世是過去世的來世。叁世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叁世”代表生命流轉的全過程。佛教所關心的是一切生命流轉的一般過程和部分衆生從流轉中解脫升華的特殊過程。“整體”觀念是佛教哲學的一個最大特點。那種只考慮今世利益而不考慮影響到來世,只考慮今世的苦樂處境而不追溯過去世的因緣,是一種“見樹不見林”的局部觀念。世俗觀念的階段性和支離破碎性就表現在這類問題上。
佛教來世的幸福並不是一種虛幻的追求,而是建立在今生今世的道德行爲基礎上的造福行爲。這種造福的高尚道德行爲,利己利衆行爲,本身是立足于現實,有利于自己和社會的今世見效行爲。如人的高尚行爲對家庭社會造成的利樂和人類道德的墮落所引起的犯罪行爲對自己和社會造成的禍害。可惜世俗的眼光只覺察到這種今世的利害現象,認識不到長遠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