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光明心”

  什麼是“光明心”

  光明心分爲基礎光明心、道光明心和果光明心。

  (1)基礎光明心,是在人死亡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光明意識。

  人在咽氣的時候,地、水、火、風四大逐步消融後,産生叁種細微的意識狀態:第一種爲“顯現”的白感,第二種是“擴散”的紅感,第叁種是“獲得”的黑感。這叁種意識狀態的感覺,開始第一種白色,就像夜裏看見月光一樣;然後紅感就像天剛亮太陽欲出前的天空,稍微帶點紅色;接著突然變得漆黑,什麼感覺都消失了,人的真正死亡——內部的死亡就是在這時候出現的。

  死亡光明就像燈滅掉了以後突然産生的一種非常光亮的感覺,在這之後進入中陰。

  (2)道光明心,就是按照人的死亡規律來進行修持所獲得的光明。

  修持必須要經過死亡階段,也就是觀想死亡,外氣呼吸停止,要達到和死亡同樣的感覺,這樣才能出現內光明——光明心。光明心中産生一種幻身,也叫假幻身,幻身再進入死亡過程,反反複複修煉,進入第四光明——真光明心,就是開悟。密法上的真光明心和顯宗的見道開悟是同一個層次。開始時有真光明心的時候沒有幻身,有幻身的時候沒有真光明心,但是經過第四光明心的反複修煉,破除二障的過程當中就會産生金剛身,也就是真幻身。真幻身出現以後,這種真幻身和第四光明心合一的時候就是成佛了,也叫雙運成佛,或者叫第四光明心和第叁幻化身的合一之境。雙合佛或說雙合身就是無上密的陰身與陽身的結合,也代表光明心和幻身的合境界。

  (3)果光明心,就是成佛之後,佛具有的真正的光明心,在顯宗裏叫“一切種智”。

  衆生的智慧始終沒有辦法覆蓋客觀對象,客觀事物的外延永遠是大于主觀智慧,所以人們的認識永遠沒有盡頭。在學習的過程中,人類的認識逐步擴大,但是再擴大也永遠超不出客觀對象的範圍,人的認識範圍永遠小于客觀對象的範圍,到了佛的境界——一切種智時,佛的主觀認識和客觀對象的外延全部達到一致或者吻合的時候,就是全知,無所不知。只有佛才能達到全知的境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