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說修勝樂系在末法時期容易成就
金剛乘密法分四續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屬于密法的外圍,故稱外叁部密法,無上瑜伽部是密法的核心,故稱內密。內密即無上密,又分父續部,母續部,無二續部。以修幻身成就爲主者爲父續,以修光明大樂智慧成就爲主者爲母續,大樂與智慧相合不離者爲無二續。續經《總源》中說:瑜伽續總數,共六千萬頌,瑜伽母續數,一億六千萬。在這一億六千萬頌中被譽爲母續之王者爲勝樂續。故宗喀巴大師贊頌說:瑜伽母續共一億六千萬頌總數中,猶如幢頂之寶珠,是那勝樂輪之續。
佛陀在何時、何地說勝樂續,雖然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但宗大師嚴格考證經續的出處,以《空行海續》爲依據,說末法時由金剛亥母與金剛手菩薩請佛說此續。說此續的因緣雲:濕婆夫婦居于須彌山頂,其部下天神,食香、藥叉、羅刹、龍神,阿修羅等占據南瞻部洲二十四個勝地,危害衆生,無惡不作,故請佛開示震懾降服濕婆及其部衆。當時佛陀接受請求,在須彌山頂化現爲勝樂嘿魯嘎威猛相,把濕婆夫婦踩在腳下,並奪取其新月標志做頭飾,五方佛所獻二十四位菩薩化現爲二十四地天神等形象,降服了濕婆部衆,消除了濕婆神對世間衆生造成的災害。爲了救護衆生,接受諸佛之請求,勝樂永住須彌山頂,用四面觀照四大部洲,菩薩衆永住二十四勝地,度化衆生。
由于勝樂部特有即生成就的不共密法和原身常住人間的特殊因緣,即使在末法時代修此法仍具有成就快、加持力強大的特點,故有“具加持力勝樂佛”之稱。在印度和藏區曆史上修此法得到成就的很多,如號稱“印度八十四成就士”的著名成就者大多數是修勝樂的成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