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密法的敬師是極端的“個人崇拜”嗎?

  密法的敬師是極端的“個人崇拜”嗎

  尊師重教是人類的美德,佛教自古重視師承,重視戒脈法脈。佛陀在世時,由佛陀親自執教,佛示寂後由傳燈接續的弟子代代相傳,代佛傳法,人世上才有了佛教。

  無師法脈戒脈從何而來?無師經典解釋的對錯以什麼爲標准?無師、修證的境界由誰印證?佛經中的“無師智”是佛的境界,並非凡人。根據大乘佛教教義,十地菩薩在成佛前還需要受諸佛大光明灌頂。豈能輕視師教?

  世尊去世後,一切佛都成了一個無形無色的抽象的精神,既不能說話,也不能傳教,而在現實世界中給人傳教的都是法師教師,也只有法師教師才能傳法傳教,因爲廟中的泥菩薩是傳不了教的。因此,從彌勒,無著一系傳到阿底峽,宗喀巴的顯宗修道體系《菩提道次第廣(略)論》,稱親近師長爲入道之門,《密宗道次第》稱,尊師敬師爲第一戒,是成就的主要保證,釋迦牟尼也是名教師。信其教而不尊重傳教之師,不尊重釋迦牟尼,能算是真信仰,真皈依嗎?曆史經驗證明,哪個教派尊師重教其法脈便昌盛。哪個教派不尊師重教,就會法脈衰敗,亂行邪說泛濫。

  把尊師重教的佛門美德,視爲缺點而亂加指責,不是什麼明智和高見,而是自己信德缺陷的暴露。藏傳佛教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才得以興隆不衰,因此尊師是藏傳佛教優良傳統,也是整個佛教的傳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