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不受戒,但依戒修習,能否成佛

  不受戒,但依戒修習,能否成佛

  “佛法”的“法”,也含“法規”和“法則”之義。

  要想修佛道,必須按經典法規辦事,一般情況下沒有變通之法。經中說:“善戒如大地。”萬物生長離不開大地,在世與出世的一切善功德都生于戒地,依于戒地。無戒地一無所成。

  因此,進入佛教之門必須皈依受戒。無論大小乘共有的分別解脫戒,還是大乘菩薩戒、密宗密戒都要經過受戒的程序。八類分別解脫戒即男女比丘戒、男女沙彌戒、男女居士戒、正學女戒、一日戒等必須按律儀法規,在具戒德、合乎傳戒條件的戒師面前受戒,否則,無戒脈傳承,不生戒體。

  不經過受戒的自動持戒行爲在律中稱作非善非惡的“中性法”,不具備善戒的功德。

  對于菩薩戒,唯識和中觀兩派主張完全不同。唯識派主張,受菩薩戒者必須先受分別解脫戒,不具備受分別解脫戒資格的衆生,理所當然地無資格受菩薩戒。中觀派傳承,沒有先受分別解脫戒的先決條件,受戒的對象也沒有任何限製,只要願意發心者均可受菩薩戒。

  在不具傳戒師的特殊情況下,可在佛像前按儀軌自己發心受戒。

  密戒必須經過灌頂,在上師與佛壇前受戒,恢複壞戒也必須在佛壇前進行自入灌頂。

  無論顯密,不受戒而持戒,別說成佛,就連入道也沒門兒。

  這些都是經續中的規定,除了佛陀,誰也無資格隨意修改法規,也不能隨意解釋,搞變通。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