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就是以藏民族爲信教的主體民族,以藏語文爲主要施教、學修工具,在特殊的人文、地理、曆史環境中形成的具有濃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顯密佛教。
從公元7世紀初引進到現在,藏傳佛教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
藏傳佛教在它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經曆了初傳、中興、鼎盛、走向世界四個階段。
從公元7世紀初松贊幹布主持譯經、建立佛教法規到公元9世紀中葉朗達瑪滅佛爲藏傳佛教的初期傳播階段。
從公元10世紀末大譯師仁欽桑布譯經,孟加拉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進藏傳法到公元14世紀格魯派誕生前爲藏傳佛教中興期。噶當、噶舉、薩迦、甯瑪、希結、覺囊、綽普等大大小小的十幾個藏傳佛教教派都在這一時期相繼誕生,在學術上形成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從公元14世紀後半葉宗喀巴大師建立格魯教派起到公元20世紀中葉,爲藏傳佛教鼎盛期。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是以拉薩叁大寺爲首的大大小小數千座學院式的寺廟在甘、青、川、藏地區和蒙古草原相繼建起,在佛教顯密教理的研究上取得了空前未有的嚴密精深成就,産生了很多學術貢獻卓著、名載史冊的大善知識。
公元20世紀以來,藏傳佛教以它特有的利益一切衆生的價值觀念和精深的哲理,特殊的修持密法,豐富而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形成了強大的感召力,博得了物質財富富裕、精神財富相對貧乏的西方世界廣大民衆的喜愛。到現在,藏傳佛教在西歐、北美等西方國家形成了遍地開花的興盛局面。在這種新的信仰沖擊波的影響下,港臺和內地各階層人群中信仰藏傳佛教的人數也在持續增長著。
因此,藏傳佛教雖然産生于中國藏區,但它並非藏族獨有的信仰。它正逐步從國內多民族的共同信仰,發展成覆蓋面波及全球的國際性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