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流通分?

  什麼是流通分?

  流通分是佛經正文的結尾,在佛經教義陳述完結後,還要讓佛經在世間流傳,進而傳于後世,以便利益衆生,所以,佛經的結語一般被稱爲流通分。

  所謂“流通”,是指佛法像水一樣往四處流動。譬如佛法從印度傳入中國,就叫流通到中國。總而言之,佛法傳到某地,就叫流通到某地。在許多寺院,都有供僧衆交流佛經的地方,這些地方一般也被命名爲佛經流通處。

  在佛經中,流通分大多是贊頌佛法的功德,說明修行的利益,也有的是與其他法門進行比較,贊歎佛經的獨一無二,從而引起信衆的興趣。

  流通分的基本形式大多是“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意思是大家在聽了佛陀的說法後,內心無比歡喜,恭敬地接受了佛陀的教誨,並發願依照佛陀的教導而修行。

  比如《金剛經》的流通分部分:“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意思就是佛陀講經完畢後,須菩提長老和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天、人、阿修羅等,因爲聽了佛陀的法義,無不歡欣鼓舞,誠心信仰並恭敬奉行著佛陀的教誨。

  對于一些篇幅較小的佛經,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判斷流通分,但對于一些篇幅較大的佛經,我們就不能簡單分析判斷流通分了。藕益大師在講解《佛說阿彌陀經》時說道: “經文稍涉義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僅存故套,安所稱初語亦善、後語亦善也哉?”意思就是叁分科經時,一旦經文稍微涉及教義,就立刻將其劃入正宗分。這樣一來,序分和流通分就成了套路,變成了前面說好、後面也說好的形式。因爲對這個模式不滿,藕益大師提出應該按照經文的功用來分科:如果是序分的功能,就應該判爲序分;如果是流通分的功能,就判爲流通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應該是同等重要,各有各的作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