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四禅八定?
佛教的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無色界四定的合稱,即初禅、二禅、叁禅、四禅、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 非非想處定。四禅八定是禅定的基礎,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時,也曾修行四禅八定功夫作爲助緣。
色界四禅
1、初禅是用各種方式消除種種煩惱、欲念,達到無憂無欲的境界。初禅雖然已經脫離欲界的惡不善法,但是還保有尋和伺等原始思維。
2、二禅是進一步把覺和觀都除去,不尋不伺,自然得到一種歡喜(外喜)。此時甚深禅悅油然生起,心靈朗然洞徹,如同從暗室中走出,見到日月的光明一般。
3、叁禅是進一步連歡喜也不要,只有一種心平氣和,舒舒服服的樂(內樂)的境界。此時綿綿的妙樂從心中流出,遍滿全身。
4、四禅是連樂也沒有了,達到安穩調適的心一境性的體(性)境界。此時心靈空明寂靜,有如明鏡離垢,淨水無波般湛然而照,萬事萬物都顯現無遺。
無色界四定
1、空無邊處定是調試到哪裏,哪裏便是空。此時心中明淨,無礙自在,好像飛鳥破籠而出一樣,在虛空中自由自在地翺翔。
2、識無邊處定是連空的印象也沒有了。此時只見過去、現在、未來諸識顯現,與定相應而不分散,心中的清淨寂靜,無法用言語形容。
3、無所有處定是舍空與識等內外二境,而緣無所有處。此時心內空無所依,諸想不起,安穩寂靜。
4、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破識無邊處的有想境界及無所有處的無想境界。此時一切有無相貌都蕩然無存,心中清靜無爲,達到叁界定相裏的最高境界。
四禅八定屬于世間定,是禅定的基礎,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時,也曾修行四禅八定功夫作爲助緣,所以四禅八定重要性不可忽視。由四禅八定的內容可以得知,每一項的禅定成就都是對于前一項的境界感到不滿足,而再加功用行,精進修持所達成。但是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定,還不是究竟止息之處,還需要更進一步努力精進,觀人空法空,才能徹底去除心垢,達到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