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屆:閉營式上的講話(淨慧法師)

  閉營式上的講話

  淨慧大和尚

  

  各位授課老師、各位營員:

  剛才各位老師和營員的致辭吟詩,內容非常豐富,意義很深刻,我聽了也很受啓發、很受感動。女營員的發言,吟誦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唐詩,這首詩教育了我們一代一代人,一直到今天,它還有旺盛而強大的生命力,繼續在發揮它的教育作用。“誰言寸草心,報得叁春晖。”這是我們每個人對自己所沐浴過的母愛的一種最崇高地贊美,也可以把這首詩移用過來,作爲贊頌佛陀、贊頌叁寶的一種語言,我們對叁寶也同樣有這樣一種心情。

  大地衆生皆有佛性,大地衆生皆有佛緣,大地衆生皆可成佛,可是並不見得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夠有這個因緣來與佛結緣。我覺得剛才這位女營員的發言,既是對這次夏令營的一種肯定,也好像是對由于中間有幾屆沒有吸收女營員參加的一種批評。我總是強調我們要重視佛教女衆,要重視女衆在佛教中的地位,王雷泉教授的講課,也特別強調了這一點,我不知道王雷泉教授的那篇文章對那2000多位信衆中,有多少是男性和女性,是否作了統計,我想女性一定占多數。我總在和我們的常住師父們說,我們一切轟轟烈烈的活動,都是由于有千千萬萬目不識丁的老太婆們在後面默默無聞地奉獻著。她們不僅在奉獻體力,也奉獻她們拿出盡管是很微薄的經濟能力,每當看到她們把多少天省吃儉用攢下的10塊、20塊錢拿出來供養叁寶的時候,我總有一種心酸,總覺得這非常了不起,這是很偉大的事情。所以,柏林寺常住和我本人,一直都非常感恩這些普普通通的老頭、老太婆。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另外一點,老頭、老太太他們積極奉獻的目的,也是希望千千萬萬的年輕朋友能夠參與到佛教中來,能夠參與到教團中來,這個教團才會更有生機,才會更有希望,他們的心我們完全理解。所以當他們看到有這麼多年輕的朋友來這裏聽聞佛法、學習佛法、體驗佛法的時候,他們的內心都是無比地激動與高興。

  這幾天的講課,我想講來講去,無非是要我們如何來直面人生,我們所面臨的人生,剛才妙峰法師也提到,做人是件很難的事情。古人就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意之事無二叁”,10件事情不如意的常有八九件,而自己覺得圓滿、順利的事難有兩叁件。這樣一種人生,使我們會有很多的煩惱和痛苦,這就需要用佛法來化解,用佛法來提升,用佛法來使這些不圓滿的事情能夠得到圓滿與自在。這就是我們每年要舉辦夏令營活動,每年邀請這麼多年輕的朋友一起來修學佛法,邀請這麼多老師不辭辛苦地給大家分享他們從文化、生活及感悟人生的角度所體驗到的佛法的道理。今天兩位營員代表的發言都講得非常好,非常深刻,我希望每位能夠把這些話真正變成自己的體悟,那麼我們這7天就會很有收獲。

  時間過得非常快,轉眼之間第十屆生活禅夏令營就要落下帏幕,我們非常高興在這7天當中,大家能夠自覺地遵守寺院的生活製度,積極配合常住的安排,參加早晚誦經、聽講、坐禅及朝山等一切活動,使得本次夏令營得以圓滿結束。在這裏我代表常住要特別感謝各位授課老師,他們冒著炎熱的酷暑從遠方而來,爲我們作了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法布施,他們或從曆史和教義的角度,闡明了生活禅的內涵和意義;或從禅修的角度,介紹了修習生活禅的一些具體操作方法;或從祖師的公案中,引導大家體會禅的大機大用;或者從現實的角度,爲我們開示佛法中所蘊含的一系列極富指導意義的生活原則。總之,這些開示對我們日後的工作和生活都有莫大的好處。

  本屆夏令營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同過去的九屆相比,有所充實和改變,擴大了交流與活動的空間。我們第一次開始了網上交流,7天來有數百名網友收聽了夏令營的授課內容。在河北省和山西省政府宗教主管部門的支持下,我們也第一次組織了400多人的朝聖團,用兩天的時間朝拜了佛教聖地五臺山。這兩件活動,特別是朝聖活動,形成了場內場外,教內教外交流互動的強烈反響,把7天的夏令營活動推向了高潮。

  夏令營雖然結束了,但是對我們每一位營員來說恰恰是真正學習佛法、體驗佛法的開始。各位在柏林寺7天的學佛體驗,種下了菩提種子,這個種子能不能長成堪當衆生蔭福的菩提大樹,還得靠我們在日後的工作,生活中去不斷地灌溉與培養。如何灌溉與培養?參禅打坐,念佛觀心固然不可缺少。但是,它們不是修行的全部內容,大家一定要記住,修行不能遠離社會人群,不能逃避現實生活。我們要的是直面生活,要在生活當中提升生活、淨化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功夫。不要認爲在正常的工作、職業之外,還有一種什麼樣的工作、職業,修行是對你過去生活方式的一種優化與提升,工作還是以前的工作,生活還是以前的生活,不同的只是心態比以往更加沈靜、更加安祥,而你會變得更有慈悲心,更有智慧力,更有奉獻精神。所謂用別樣的心幹同樣的事,這就是修行,或者說以落實信仰的心幹同樣的事,這就是修行。

  剛才妙峰法師提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這個覺是要在世間生活中覺悟,在世間生活中奉獻,這就是佛法的精神,因爲離開了世間法,你到哪裏去找佛法?離開了煩惱,你到哪裏去找菩提?下午濟群法師講到,佛法是對治法門,要對治的是我們的無明煩惱,在對治的時候就是修行,也就是在體現佛法的功能。

  我經常提到有叁句話,看起來是老生常談,實際上我覺得是老婆心切。這叁句話就是:愛國愛教,盡職盡責,向上向善。把這叁句話做到了,我看修行就已開始上路了。愛國愛教就是要自覺地維護國家穩定和民族團結;盡職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就是爲國家的富強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們要奉獻人生,奉獻人生要有對象,我們要面對整個客觀世界,包括有情的生命和無情的萬物。只有國家穩定、經濟發達,民族富強了,廣大人民才有幸福而言,佛教才有正信而言。下午濟群法師講,只有在繁榮的社會才能出現大佛,他把佛教的興旺與社會的繁榮兩者關系,用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聯系起來。所以佛教是依托在人間,依托在這個社會,依托在每一個具體的國家,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大家都學過中國近代史,我相信各位對這一點都會有痛切的感受。我們每天回向要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國家恩就是四恩之一。

  大家對于叁四十年、或五十年前的生活很陌生,只有我這個已經70多歲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得到幾十年來我們國家發生的巨大變化。像我們這麼多人一起朝拜文殊師利菩薩,一起來點燃智慧的燈,這是多麼殊勝的因緣。這在40年前做不到,30年前做不到,20年前也做不到。因此,我們要特別感恩今天的時代,我們有學習佛法、弘揚佛法的機會,這要感恩國家宗教政策的開明,感恩大家對佛法的理解與認同。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我們今天的時節因緣是非常的殊勝,一定要記住愛國是佛教的基本精神,愛國決不是空頭口號。

  其次,我們要把佛法的精神貫穿到自己日常的生活與工作當中,要勤奮學習,樂于奉獻,自覺地去優化自身素質,和諧自他關系。自身素質的優化,自他關系的和諧,在當今社會是特別的重要,我們能夠這們做了,就會有所作爲,就會成爲合格的佛弟子。優化自身的素質就是覺悟人生,就是自覺自度,莊嚴自身;和諧自他關系就是奉獻人生,就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自他關系的和諧要靠戒律與道德約束。戒律的內容就是告訴我們每個人要知道自己的本位,要知道該做什麼,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戒律就是告訴我們要止惡揚善。

  我們學習佛法以後,要逐步把戒律的精神建立起來,就在家佛弟子來說,五戒是我們必須遵守的生活原則和修行准則。我們講修行就是要按照戒律去修,按照五戒去修,你在生活當中落實五戒,你就是一位清淨的在家佛弟子,你受了戒並按戒律去做,你就是清淨的。不要有過高的要求,在家佛弟子過出家人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希望大家把五戒的精神好好落實在生活當中,將信仰落實于生活,把五戒的精神落實于信仰的生活之中。

  各位營員明天就要離開柏林寺了,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過我們既然結下了這個殊勝的法緣,在今後無盡的時空中,我們一定會處處相逢,頻頻聚首。希望你們把柏林寺當成自己的家,要關心這個家,經常回家看看。

  現在,我宣布第十屆生活禅夏令營圓滿結束。謝謝各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