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屆:閉營式上的講話(營員代表宋朝鳴)

  閉營式上的講話

  營員代表宋朝鳴

  

  尊敬的上淨下慧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同修:

  大家好!

  短短7天的夏令營馬上就要結束了,在此,我想作爲一個初次參加夏令營的普通營員講幾句話。我們知道柏林寺,是一座非常重要的禅宗祖庭,太虛大師曾經說過:“中國佛教的特質在于禅”,而禅宗的特質在于什麼呢?我想是在于棒喝交馳、大機大用,是在于盡一切六根門頭取悟的立斷門,可以說禅的教法是隨順生活的靈機應變。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距禅門興旺的唐宋已相去甚遠,尤其是現代人所推崇的科學技術,與古老的東方文化、佛教文化,有許多背道而馳的地方,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正是末法時代佛教的違緣。但作爲菩薩的五明學處,並不排斥外道,而是將之化之爲正用,化逆緣爲順緣。這正是我們這些具有一定西方文化知識的佛子所應該做的,續佛慧命是我們肩上的重任。

  單就禅宗而言,如果只靠祖師留下的幾則公案、幾句話頭,用在現代人的身上未必當機。誠然,禅之精髓于第一義而不動,但如何應用禅門靈活多樣的宗風,轉而適合于現代人的根器,卻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在這裏,我們敬愛的大和尚多年所提倡的生活禅,正是一項有益的嘗試,這一點,在座的各位營員恐怕與我一樣,多多少少會有些體會的。

  知道大家來到柏林寺參加生活禅夏令營,可能懷有各種各樣的目的。這幾天,我也問了許多人,有些是初識佛法;有些是對佛法已有些深入的了解與體驗;有些是爲充實學識而來;有些是爲證悟實修而至。但不管來處如何、目的如何,在這7天裏,所有營員都一起飲食、住臥、聽經、打坐、傳燈、普茶、誦經、過堂等等,到現在各位的身語意應該清淨了不少。特別給我留有深刻印象的是普茶,細細品著趙州茶,品著趙州和尚“吃茶去!”的綿密門風,品著晚風掠過柏樹子的惬意,真的就好象是“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呵!

  在前天晚上的傳燈儀式上,當我回頭看到一路上長長的火龍,不禁感慨萬分,禅門法脈不會斷,也不能斷。此外,我個人也有一個小小的收獲,就是忽然想通了德山和尚開悟時的公案,當然,這是題外話。所有這些感慨,對有些營員感受會更深,對有些營員感受或許要淺些,但是我相信,通過這次夏令營,菩提種子已深深種在各位的心田中。固然,根有利鈍,善有遠近,但這顆種子總會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普願天下有情,共登歡喜地。謝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