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一屆:在閉營式上的發言(女營員代表 熊文)

  在閉營式上的發言

  女營員代表

  (2003年7月27日上午)

  

  尊敬的上淨下慧老和尚、上明下海大和尚,諸位法師、老師、營員:

  是怎樣的因緣讓我們聚會于此?一起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或許我們上輩子,乃至上上輩子真是兄弟姐妹,所以才有了這些日子的齊聚一堂,彼此相親相敬、和諧融洽。

  大家初來報到的情形還宛然在眼前,每一位從各個地方來的營員卸下行裝,換下由塵世穿來的服裝,穿上營衫白衣藍褲,藍天白雲的顔色,一種清新的亮眼,單純而潔淨的,一如嬰兒的新生。突然發覺,原來人可以如此單純清淨。明天,我們就要離開這清淨莊嚴的道場,回到喧嚷雜染的紅塵,此刻,我多想有“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的灑脫,自在。沒有緣滅的感傷,只是珍惜當下的美麗,真如祖師大德說的:榮有榮的美,枯有枯的莊嚴。爲著下一季的燦爛,割舍這一季短暫的美麗,大自然的無常變化裏,有著至情的智慧。如同人生的變化,在重要的因緣轉折裏,要能懂得割舍,不執著于短暫的擁有。

  即使是短暫的際會,卻總有深刻的感受。親近叁寶的日子裏,我們體驗著寺院的生活,不再是刻意的形式,而是種自在的生活,逐漸走入生命的深處,找回曾在生命中遺失已久的真﹑善﹑美的感動。

  從現代人匆忙以對的過堂吃飯中,領悟了原來吃飯的當下,是布施者和受施者功德的同時成就,當下的那一念心,如此莊重。從簡單的行住坐臥中,領略佛弟子的叁千威儀,八萬細行。原來,每一個用心投注的當下,即使單純如走路、吃飯都是一件如是莊嚴美好的事。重要是過好每一個當下,而也只有每一個當下是我們能夠把握的!

  從師父們的循循善誘中,領悟了一切言語不過是指月的手指,實修實證才是最重要的。不再執著于名相概念,沈迷于文字道理、口舌賣弄,將那曾自以爲是的心放下,虔誠恭敬地拜倒在佛陀的腳下,以一種認真的態度落實于生活的平凡。當我們真正做好時,一切的言語都是多余。

  從打坐的腳疼難耐、心情不定中,明白自己性格中的怯懦和怕苦怕累;同時升起的煩惱嗔恨中,明白自己的妄想分別和習慣性的向外馳求給自己帶來的苦惱。當自己生命中的醜陋面慢慢浮現時,終于明白《法味》中的那一句:“修行是要用全部的生命去走,而不是拿最美好的那一部分。”直面承擔人性中的醜惡面,將它加以轉化並在生活中落實才是更重要的。

  從行腳與明海大和尚的開示中,明白禅者最重要的是一顆獨立、可以自己做主的心。這心是自主的,卻又不脫離生活,是開放的,又不隨波逐流。弘一大師出家前夕,告訴他的得意弟子豐子恺這樣一句話:“我現在最後要告訴你的是,一個藝術家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是一顆藝術家的心。有藝術的心而沒有技術的人,雖然未嘗描畫吟詩,但其人必有芬芳悱恻之懷、光明磊落之心,而爲可敬可愛之人。”短短七天,難以讓我們在佛理修行中有多大的進步,真正讓我們在未來歲月裏受用,勇敢面對離開後的日子的,是我們在這裏領悟到的一顆心。

  慈悲的淨慧老和尚,在傳燈法會中,已把這樣一顆心傳予我們。曾經我很擔心,那燈會不會在風雨中熄滅。終于明白,那晚傳燈的一幕,已伴著淚水與感動在很多人心中化爲永恒。前方的路即使有暴風驟雨,只要我們能憶起那塔前曾點燃的燈,那心就會永遠長明恒駐!

  感恩諸位善知識們陪我們一起走過的這樣一段路,讓我們學習,成長。當我們最終必須不舍地離去,那也是爲了讓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體現從善知識們身上學到的:“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獨自承擔起自己的生命。

  請原諒我又在文字上空耗大家這麼多時間,謝謝!

  祝諸位六時吉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