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員代表在開營式上的發言
(2006年7月20日)
呂晶:
尊敬的老和尚、大和尚、各位領導、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營員:
大家好!
在這蓮花盛開、夏雨清涼的季節,我們能夠從世俗的生活中步入這個清涼的世界,相聚在這香火綿延、高僧輩出的千年古刹,共同參與和分享生活禅,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生活禅其實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生活禅夏令營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叁屆,它已經成爲一座大衆接觸佛法、學習佛法、認同佛法的橋梁,能夠引導大家更好的“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我們的第十四屆生活禅夏令營以“生活在包容的世界裏”爲主題,目的在于引導大家“將信仰落實于生活之中”,“優化自身素質,和諧自他關系”,養成“向上、向善”的健康人格。
要學會包容,首先要知道感恩。在這裏,迎面走來的居士寬厚慈愛的笑容,辛勤勞作的義工認真努力的樣子,行堂師父嚴謹莊重的神情,不期而遇的營員燦爛真誠的眼神,無不令我感動。在這裏,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虔誠地幫忙洗碗、擺碗筷、擦桌子,並盡力做一些自己所能看到的,所能做到的細微的瑣事,而且從中感覺到了奉獻的快樂,也更加理解了包容的涵義。
每個人都在通過自己的行爲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我們大家有緣在這古老的禅寺共度人生旅途中難忘的七天,希望彼此都會珍惜這難得的機會,以尊重、包容、成熟、感恩的心態面對每一天,讓每一天都充滿喜悅,讓每一天都充滿智慧,讓每一天都充滿收獲!
謝謝大家!
史穎:
尊敬的老和尚、大和尚、各位法師、老師、各位居士、各位營員:
大家好!
第十四屆生活禅夏令營在大家的期待中如期而至,我們已經躍躍欲試,要讓這個暑假因爲選擇了生活禅而綻放不一樣的美麗。
每一位走進柏林禅寺,走進生活禅夏令營的人,都是禅的有緣人,都深受著佛的恩澤。佛說要“知足”,所謂“知足”者,即懂得珍惜,七天的禅院生活,我們珍惜與佛的這份緣,把心安住在這裏,認真地去經曆,去體會,去開悟。相信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不虛此行”。本想要一縷春風,生活禅夏令營給你整個春天。
一直以爲,比丘師父們是個遙遠的神話,遙不可及。如今,他們就生活在我們的生活裏,我們離佛更親近了。每一位法師都是慈悲與智慧的化身,他們從容的氣質,讓我們每一個俗人都不由得尊敬。夏令營僅有的幾天裏,我們要認真聆聽每一位法師的教誨,感悟生活的大智慧。
從蒼健虬勁、古韻猶存的千年古柏,到正在生機勃勃、蔚然成林的幼柏;從“日照香爐生紫煙”,到空靈玄妙的梵唱;從清逸香渺、流芳千古的趙州古茶,到從容自若、慈祥智慧的從谂法師;從雕梁畫棟、遊廊飛檐的一處祖庭,到千古佛燈之處,生活著的無聲無息、慈善心靜的每一位法師……生活禅夏令營給了我們另一個世界,不是紅牆琉璃外,喧囂忙碌、耍盡心機的紅塵,爲了虛名浮利打著更加虛浮的诳語,而是十方虛空下清幽平靜卻又波瀾壯闊的禅院生活,簡單而充實。我們虔誠地接受心靈的滌蕩,受澤無上的菩提智慧。
何處青山不道場?“行到水空處,坐看雲起時”。潺潺流水是禅,郁郁黃花是禅。禅是滿天星鬥,禅是人間佛教。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從生活禅到禅生活,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在以後的每一天,我將學著用包容的心去生活,用真誠的心去面對,盡我的微薄之力爲大家服務。
阿彌陀佛!
蔡豫:
尊敬的上淨下慧老和尚、上明下海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居士、營員們:
大家好!首先,我很榮幸能作爲代表,爲咱們這次吉祥的相聚,留下些祝福的話。
就像前天剛來時,我和組員們相互介紹時所說的,我已經是一名皈依叁寶的佛弟子,這個吉祥的緣起是在今年的四月份時,我隨學校禅學社一起來柏林禅寺參學時留下的因緣,寺中短暫的 48 個小時,會聚成了八個字“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回到學校,每當心情浮躁時,總是會去尋找窗臺上那隸書體的八字警言,頓時便會受到一陣心靈的震撼,染汙洗滌無遺,回到自我的感覺,當下便是歸宿。
一個月後我虔誠地皈依了叁寶,今天又回到柏林寺,依舊是寶塔莊嚴,柏樹青青,但自己已然是另一番感受。
這次 7 日的相聚,我時常想,哪一世的宿世因緣使得我們能夠齊聚一堂,感受柏林寺的氤氲余香,梵音回繞,使得我們每一位風塵仆仆來到寺中的營員感受一份清涼,一份自在,能夠遠離許多心靈的負累。
在這 7 日中我們能夠聆聽許多大善知識們的諄諄教誨,感受他們的大悲觀照,以及了達寰宇人生的睿智和暢快,親見上淨下慧老和尚的慈悲開示,這種緣分是我們大家的福報。
這次稀有而短暫的聚會,我想每一位營員都應該珍之寶之。
而 7 月份,或者也許是多少年以後,回首今日的相聚,我想一定會成爲記憶中一顆耀眼奪目的明珠 。
最後,我祝願大家吉祥如意,善緣福慧日日增進,月月增進,年年增進。
謝謝!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