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五屆生活禅夏令營閉營式上的講話
淨慧老和尚
(2007年7月26日下午于文殊閣)
七天的夏令營生活,好像是一刹那間就結束了。雖然時間過得很快,但是在這七天中,各位所經曆的學習佛法、認識佛法的這個過程,我想會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八識田中、心靈深處,永遠都不會消失。佛法從緣起,我們有緣和佛法結緣。
今年夏令營的主題“生活在分享的世界裏”,大和尚也跟我說,明年的主題是“生活在結緣的世界裏”。我們人生在世,唯一主動的能夠做的事情,就只有結緣二字。各位想想看,我們還能做什麼?就只能做結緣這件事。結緣者,創造一切有利于身心健康、事業成就的積極的條件。所以,我們要廣結人緣,廣結善緣,廣結法緣,廣結佛緣。明年的主題我想內容會更加豐富,參與的人會更加多,結緣的層面會更加廣泛。
夏令營點燃了我們每個人心頭智慧的火炬,夏令營打開了我們心靈的門戶。生活禅在當今來說,適時地提出了佛教應因多元文化的發展,提出了佛教修行的一個新的理念和新的修行的方法。說是新的,其實也是原原本本的佛法的真谛。如果說生活禅是一個全新的,那是指它的一些理念,一些做法。實際上生活禅就是禅,就是佛法。過去的人很少用生活二字,今天的人特別熱衷生活,一切都要生活化,一切都要貼近生活,一切都想要豐富我們的生活內容。在這樣一種時代潮流的撞擊下,我想我們佛法也不能夠袖手旁觀,我們佛法也不能夠置生活于不顧。所以,佛法也要生活化,禅也要生活化。禅要直接來幹預生活、指導生活、淨化生活、提升生活,這就是我們生活禅所要面對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生活禅以及生活禅夏令營其意義非常的重大。
今年,我們特別地提出來,生活禅夏令營要成爲一個具有百年傳承的佛法的事業,佛法的一盞慧燈,佛法的一個接引現代人的修行的法門。百年傳承意味著責任,意味著我們要每時每刻面對現實,面對社會的各種挑戰,同時也要面對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百年傳承說起來很容易,四個字,做起來正如剛才大和尚所說的確實是有很大的壓力,特別是我們在開始辦一屆、二屆、叁屆的時候。因爲那個時候條件很簡陋,正像各位在開營的前夕所看到的那些圖片,生活設施非常的簡陋,條件非常的差,我們做事的人面對這麼多青年學生,又想象自己的各種條件,更考慮到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每天都是誠惶誠恐,每天都怕發生任何意外的事情。我記得在第一屆、第二屆、第叁屆,每一屆當中多多少少、大大小小都有一些不是很順利的因緣,或者是有個別的營員生病,或者是在招收營員的時候考慮不夠,有的營員帶病而來,使得夏令營的工作更加難做,所以,在這個中間確實有很多鮮爲人知的苦衷。
夏令營在開始的時候,也並不一定被佛教界和社會所認同所接受,來自社會的種種的非議,來自佛教界的種種的非議。佛教界也有個別的人對夏令營活動,對我們舉辦夏令營這樣的一些做法,對我們進行了一種妖魔化,說我們這個地方烏煙瘴氣……想到佛法的弘揚,想到衆生需要接引,又面對著種種的不理解,更加感覺到責任重大。有時候社會對夏令營也有不理解的時候,一個廟裏聚集著幾百個年輕人,他們在做什麼?往往他們會到政府主管部門去質問這件事。我們非常感恩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廳的各位領導,他們總是出來承擔責任,說“夏令營是我們批准了的,你們放心吧,他們是在進行愛國愛教的宣傳,他們是在進行健康的信仰的宣傳”,使我們跨越了一個一個的難關,使我們不斷地走向夏令營新的境界,走向生活禅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的這種新的境界。所以,十五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過去走過的路,確實有很多感慨。我們在本寺“宗風十要”當中,我特別提出來,如果我們沒有特殊不順利的因緣,生活禅夏令營要堅持舉辦下去。這個都是大衆做了見證,十方諸佛菩薩做了見證,百年傳承一代一代地做下去,我想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盡管我說下一屆生活禅夏令營我會不再參加,但是我還會關心生活禅的理念,繼續來從事、關心生活禅夏令營的舉辦,關心來參加生活禅夏令營的每一位青年朋友。這個我想只要我一息尚存,這種關心我不會放棄。我之所以說不再參加教界和社會的一些活動,是因爲我確實是年紀到了這個份上,身體也不好,是想靜下來,靜下來做一點生活禅理論的梳理工作,靜下來做一點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培養僧才的工作。同時各位如果有興趣,願意到我隱居的地方去做客,我還是同樣地歡迎。不過,我說了這個意思,我就一定要兌現,我不會走出黃梅,或者說不會走出老祖寺那一座山。我爲什麼要在大庭廣衆之中不斷地來說這個話,我就是說也要增強我的一種意志,說了這個話,做了這個承諾就一定要兌現,不能夠說了話不算話,說了話不算話那等于我對不起大家。
所以,佛法的因緣不可思議,學習佛法非常的困難,得聞佛法是要有深厚的善根,深厚的善因善緣。我作爲一個老人,奉勸在座的每一位青年朋友,好好地珍惜得聞佛法的善因善緣,好好地來培植這個善因善緣,使我們的人生,使我們的學業,使我們的事業,真正沿著一個“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方向來發展。
最後,我在此宣布第十五屆生活禅夏令營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