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五屆:豐樂園的開示(淨慧法師)

  豐樂園的開示

  淨慧老和尚

  (2007年7月24日上午于邢臺豐樂園禮堂)

  

  今天在座的有我們邢臺市和臨城縣有關的黨政領導,還有邢臺佛教協會的負責人。我們第十五屆“生活禅夏令營”做出這樣一個安排,既有寺院,也有一座花果山,這座花果山是通過勞動創造出來的。這座花果山的成功,形成時間很短,到今天也只有十年,對于這樣一個安排,是一個別開生面的安排。爲什麼呢?生活禅就要實際地聯系生活,生活禅包括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我想我們還要用禅的精神、禅的理念來改造生活,來改善生活,來淨化生活,生活禅才能夠真正有現實的宗教意義和社會意義。我們做出今天這樣一個安排,一是想邢臺市委市政府在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方面非常有力度,能夠在短短的十一個月時間,把一座雲通寺大體上形成了一個規模,而且也選定在今年10月29日,也就是農曆的九月十九,舉行大雄寶殿的開光法會。然後,這裏又是一個創業的基地,又是一個作爲一個公民,作爲一個社會成員,怎麼樣來改善我們的生活,怎麼樣來建設我們的祖國,怎麼樣在新的形勢下找出我們生存和生活的出路。在今天我們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在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科技不斷提高的形勢下,勞動力的過剩已經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過去說,畢業就是失業,那是講的舊社會的情況。今天是不是也面臨著這樣一個形勢,這個形勢不是因爲社會不進步而造成的。正是因爲社會進步,科技發展,人力、勞動力會要節約很多,這樣就會造成人力、勞力甚至智力的過剩。那麼我們在這樣的形勢下,怎麼樣找一個機會來發展自己?我們今天在座的許多都是大學生,許多都是即將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人,是不是也有極少數會有一段時間待業,有一段時間待分配啊,我們怎麼樣面對這樣一個形勢。我們組織這次活動,就是想也借助邢臺市交通局長範永豐先生這種創業的精神,我們通過這一個短短的記錄片的介紹,就可以知道,一切事在人爲,只要有精神,只要能夠開動腦筋,只要敢于去創造,我想,路就在腳下。(鼓掌)

  佛教告訴我們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實際上要把這八個字化爲實際行動,我想,豐樂園這一個變化就體現了佛教的這種精神:“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佛教希望我們每個對佛教有興趣有信仰的人,不僅要關心自己生命的當下,也要關心我們周邊的一切事物,也要關心我們的社會和國家。因爲我們的生存不是孤立的,我們的生存是和社會的生存同步的,是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的。所以,我們每個人對佛教有興趣,對追求生命的解脫有興趣,但我們都還是年輕人,都還要生活,都還要生存。所以,我前幾天跟範局長交流的時候說到,我們提倡的是愛國愛教,還要加一愛,大家猜一猜,是愛什麼?(答:愛勞動)哎,對,還要有一個“愛勞動”,要愛勞動。(掌聲)是勞動創造一切,勞動還要加上智慧,有智慧、愛勞動,就能夠創造善業,就能夠創造美好的未來。

  所以,我們參加了生活禅夏令營,我們這一屆的夏令營可以說內容極其豐富,因爲這是第十五屆。第十五屆既是一個標志性的階段,也應該是一個新的起點。這次講課的內容極爲豐富,這次安排到豐樂園來參觀、來行腳,我看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今天,因爲時間不是很多,我想下面我就接著昨天晚上沒有講完的話,再給各位接著說。

  昨天晚上的交流應該說是非常成功的,有許多很尖銳的提問,這個很好。能夠把我們內心的話講出來,我們就知道當代年輕人在想什麼,當代年輕人對宗教文化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我們參加“生活禅夏令營”的人,我是主張要有極大的包容性。信的也好,不信的也好,持相反意見持批判態度的,我們同樣歡迎。假使說,在生活禅夏令營當中只有一個聲音,我們在交流的時候只有一片贊揚,我們這些做和尚的人,我們這些弘法的人這個腦子永遠都開動不起來,我們的腦子會凝固了,以爲社會對佛教都是一片贊揚,或者對佛教都是很理解、很認同。實際上,社會要認同佛教、要理解佛教還是要靠我們做宣傳。這就是我在第100期禅刊紀念座談會上講過的,講什麼呢?講二十年前,河北省政府的一位秘書長陳中保先生,他對河北佛教協會的發展提出叁條:一條要多搞活動,二條要多做宣傳,叁條要辦一個雜志。多搞活動,人家知道佛教在做什麼,能夠産生影響,你不搞活動,影響沒有,社會根本不知道這裏還有一個寺院,河北還有佛教,不知道,要多做宣傳。陳中保先生跟我說,你不僅僅要給信徒做宣傳,給老百姓做宣傳,還要給政府的領導做宣傳。只有政府的領導知道佛教是怎麼回事,知道佛教在現實社會中會起什麼作用,落實宗教政策的力度才會加大,落實宗教政策的步伐才會加快。然後說要辦一個雜志,他說辦一個雜志有利于宣傳宗教的教規教義,也有利于宣傳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對落實宗教政策有很大的推動力。

  我想,我們出家人不要忘記,這位過去的秘書長給我們指出的這叁條意見。因爲宣傳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們如實地把佛教教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社會作宣傳,實際上那也是在做一件傳承文化、做一件淨化人心的工作,那也就是在爲佛教的發展,掃清不必要的一些誤會和障礙。

  應該說改革開放叁十年,佛教的發展還是不平衡,即使在邢臺這一個地區,佛教的發展也不是很平衡的。我們在這個地方修一個寺院很迅速、很快,十一個月的時間就使一個雲通寺初具規模。在有些地方,也就是在邢臺市,有些地方,可能投入的力量比這個還要大,政府下的決心還要大。但是,也有不同程度的阻力,原因何在呢?原因就是大家對佛教能夠爲構建和諧社會做積極的貢獻這一點認識不到位;對佛教文化的發揚,對佛教優良傳統的發揚,爲我們現實社會能夠做出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一點認識不到位。

  一個沒有宗教的社會,我感覺到,那是一個不全面的社會;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恕我直言,那應該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人。所以,宗教在社會生活當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當然宗教又要有正確的引導,使宗教真正沿著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發展。我們的佛教沿著佛陀所倡導的,所提出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如“人間佛教”的思想、“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思想以及關懷生命、關懷弱勢群體、積極投入社會的慈善公益事業,這樣一些積極的主張、積極的態度,來宣揚佛教思想、宣傳佛教精神,這絕對是對社會有百利而無一弊。特別是當今構建和諧社會,如果缺乏了宗教精神的引導,缺乏了宗教理念的發揚,這個和諧可能就會大爲遜色,因爲各宗教裏面都有關于和諧的思想,特別是佛教,六和的精神大家都知道,慈悲的精神大家都知道,平等的精神更是大家都知道,所以佛教能夠在今天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昨天晚上,也有個別的同學講到信仰的問題,我覺得我們年輕人如何選擇一個健康的、有益于身心改善、有益于身心淨化的信仰,是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因爲有信仰就有精神支柱,有信仰就有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有信仰就不會被五欲的誘惑力所迷惑。所以,年輕人剛剛成熟,即將走入生活,走入社會,如何選擇信仰應該擺在我們人生的第一位。信仰選擇好了,我們做人做事就有了定盤星,所謂定盤星就是那一杆秤,秤上面不要放任何東西,只要放秤砣在那個地方,看這個秤准還是不准,那個叫做定盤星。信仰就是我們人生的定盤星,信仰就是我們人生的坐標,信仰就是我們人生的精神支柱。所以我在提倡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針”的時候,首先就是講要有信仰,其次要講因果,講良心,有道德,做人如果根據這八個字來做,我想就一定是一個非常高尚,而有積極的向上的一種精神。

  做事呢,要有感恩的心,要有包容的心,要有分享的心,要有結緣的心。這是做事的八個字。根據這“二八方針”來做人做事,可以說立身處事,那一定會是一個成功的人士。不管你做任何工作,都要有一個理念來指導,都要有一個正確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思想和言行。所以今天來到這裏參觀、學習,也給大家准備了一份資料,希望各位即將走入生活、走入社會的年輕的朋友們,要認真地閱讀這些資料,認真地思考範永豐先生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範永豐先生不僅是官了,他還是勞動模範,他是全國的勞動模範,如果我們在座的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將來成爲全國勞動模範,或者說有百分之十的人成爲全國的勞動模範,我們就會不虛此行。

  謝謝處長!謝謝各位!(鼓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