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七屆:普茶▪P2

  ..續本文上一頁是我們一個非常難得的因緣。

  我們在過去那個時候,往往有一個很簡短的生日祝福,在過去——我講那個過去,僅僅是就現場的一種環境而言。這個“爲善最樂”這四個字,是我們每一個人一生都受用不盡的,爲我們人的一生指明了方向,我們在生日期間得到這樣的祝福,我們這一輩子能夠按照這四個字去做,我們就是一個快樂的人、幸福的人。我們在座的所有營員,同樣得到這樣的祝福,希望我們大家都做最幸福、最快樂的人。要得到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快樂,只有時時刻刻,年年月月,生活在善法當中。祝大家永遠快樂,永遠幸福。阿彌陀佛!

  明傑法師:感謝老和尚的開示,現在我提議,大家一起在黃帥的帶領下,我們唱一首《從心開始》。

  黃帥居士:來,我們一起來唱這首《從心開始》。

  (在黃帥居士帶領下唱《從心開始》兩遍)

  明傑法師:謝謝,謝謝黃帥!剛才大家唱到的這首歌的歌詞“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這四句是我們淨慧老和尚對生活禅理念的一種發展。回顧我們在過去的十叁、十四、十五、十六屆的生活禅夏令營上,分別以這四句話作爲主題。今天,到了第十七屆生活禅夏令營,雖然我們是以“爲善最樂”爲主題,但是我想每一屆的營員都應該牢記老和尚的這四句話,這是老和尚對大家的最好的開示。

  下面的時間就開放給大家,剛才有營員要講她的感受,我想也有的營員有一些問題。

  女營員:我覺得其實我除了唱歌之外其他的都挺好的。

  我今天特別感恩,能夠得到老和尚這樣的祝福,因爲我心裏有點慚愧,因爲我的生日是七月二號,身份證上有點錯誤,我想向老和尚和大和尚彙報一下通過這幾天的寺院的生活我對生活禅的一些感受。

  我覺得其中的最大一個感受就是每天上早課和晚課,我不知道別的營員是怎麼樣的,我第一天上早課的時候當念到南無觀世音菩薩的時候,我的眼淚就掉下來了,然後經過幾天和同學們的相處之後,然後昨天再次念到觀世音菩薩的時候,我的眼淚又掉下來了,我不知道爲什麼我在寺院裏已經哭了叁次,還有一次就是在拜塔的時候,那個時候沒有別的人,大家都去吃飯了,我在那拜塔,我覺得在那個塔前我就是痛哭流涕。

  我覺得這可能因爲我們這個寺院是人傑地靈的地方,我來這個寺院之後,我覺得我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因爲我的工作壓力非常大,來到這之後,通過這叁次感情的釋放,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讓我覺得心情特別的輕松。我特別喜歡我們這種早課和晚課的誦經的方式,雖然師父們誦的是什麼我根本聽不懂,也跟不上,但是我覺得對我的內心的觸動特別的大。

  還有一個就是我也是比較榮幸當上這個叁組的組長。一開始的時候我在來寺廟之前,我想我要好好地過好這七天的生活,我個人修行一定要有一個新的層次。當大家宣布說我是叁組的組長的時候,我內心有一個掙紮,我說要不要做這個組長,因爲我覺得這個對我來說是一個累贅,我要來的就是要修行的,後來我想老和尚說過,要覺悟人生,要奉獻人生,我想那爲什麼不把這次機會作爲一個奉獻給我的室友,奉獻給我的同學的一個機會呢?

  通過這幾天的生活我特別感恩我的室友們,她們都非常的可愛,非常的精進,因爲我的室友都比較小,最小的一個是十九歲,她們對學佛每天都很精進,一天有一天的變化,我能感受到大家的笑容,早上的笑容是不一樣的,中午的笑容是不一樣的,晚上的笑容是不一樣的。我能感受到,她們在爲寺院服務的時候,內心的那種快樂,我覺得她們成長得特別的快。

  我爲什麼講這些,因爲我在想,作爲一個組長,就要讓我的組員們對佛法有堅定信心,我每天早上叫她們起床,她們很痛苦,但是我想在我的帶領下,她們都起來了,我們每天還堅持去繞塔。

  通過這樣一次服務,讓我感受到就是爲別人服務,帶領大家去奉獻你的愛心,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快樂的事,將來我們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作爲一個管理者,可能這是一個必須的技能。

  明傑法師:對不起,我可能要打斷你,我希望你能用叁句話結束你的發言。

  女營員:謝謝謝謝,我說得有點多了,我是對剛才老和尚說這個“爲善最樂”的開示感動,這是我的感受,我就講這麼多吧,謝謝謝謝!

  明傑法師:前排有一位。

  男營員:老和尚,大和尚,阿彌陀佛!

  我心裏有這麼一件事,明天是我生日,來這個夏令營感覺自己收獲真的特別大,因爲我學校就在石家莊,離這裏也比較近,我回去之後要告訴同學們我在這兒的收獲,讓他們也來感受一下。因爲我是學中醫的,同學們也是對咱們中國傳統文化比較感興趣,但是沒有一個像柏林禅寺那樣的——沒有這麼一個機構去了解。

  我不知道怎麼說,但是我感覺柏林禅寺能把佛、佛法、佛教的一些智慧給我們,不是我們說自己拿本佛經在那念,我們念不懂,不知道什麼是佛,不知道什麼是佛法,我感覺在這能感受到佛的智慧,能體驗到,謝謝,阿彌陀佛!

  明海大和尚:有禮物給你,准備好禮物了,你的生日禮物。老和尚早都准備好了。

  明傑法師:在我們前排就坐的,除了柏林禅寺常住的法師和義工以外,還有幾位客人,這位是淨因法師,他剛剛到,將在明天上午給我們作佛學講座,他來自香港,是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的總監。

  實際上,在第一天的普茶的時候,大和尚介紹過我們夏令營發展的曆史,淨因法師在第一屆生活禅夏令營的時候就來給我們授課,之後,在我的印象當中,他應該參加過第四屆,第十屆,第十五屆,參加過許多屆的生活禅夏令營,所以現在我想,大家用掌聲來歡迎法師給我們講幾句話。

  淨因法師:尊敬的淨慧老和尚、明海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營員,我呢是從第一屆,那個時候我還在讀書,老和尚就非常的慈悲,請我到柏林禅寺來。那個時候只有一個普光明殿,然後吃飯是沒有餐廳的,搭的是涼棚,下雨的時候是漏雨的;那個時候蚊子也特別大,不是沒有蚊子。

  我個人那個時候演講,到講臺上其實是有點害怕的,我沒有告訴你們。其實我個人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個人這麼多年來,是跟夏令營一起長大的,每一次來就有不同的感動,我原來並沒有想講話,因爲明天可能多講一點點的。

  今年的主題,是“爲善最樂”,聽了這個題目以後,我覺得特別有感覺。在古代啊,爲善最樂是沒有人懷疑的。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正好是文化大革命,不管怎麼說,那個時候大家都學習雷鋒,爲善最樂也是沒有懷疑的。後來呢,改革開放以後錢多了,那些人越來越懷疑爲善最樂了。到了2000年以後,大陸普遍的經濟水平提高了,越來越多的人有一種回歸到傳統文化的一種回歸的心理,在這個時候提倡爲善最樂,是至關重要的。應該說中國的發展需要硬的實力,我們建了很多的高樓大廈,但是呢,僅僅有高樓大廈沒有軟實力,其實還是很缺少的。就相當于電腦非常好,但是他的軟件不行,我認爲爲善最樂應該是軟件最核心的部位。而且這麼多年來慢慢的我就看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就是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不僅僅是硬實力,更重要的應該是它的軟實力。所以提倡爲善最樂,不僅僅是一個傳統文化的命題,我認爲,是一個國家複興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提上議事日程的。更重要的,我個人覺得,爲善最樂的“善”,它不僅僅是做善事那麼簡單。中國古代有一個“上善若水”,大家都聽過這一句話,其實這上善若水本身已經提升到個人的品德修養了,換句話說,爲善最樂,其實還是真正包含了一個人的美德,就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情操這個方面的建設。所以每年我到夏令營來,每年有一個不同的主題,其實每年的主題都是很重要的。有一年,老和尚提倡的夏令營的主題是有關感恩的,其實有的時候我也在想,我們這樣的社會,特別需要感恩哪!以前對老和尚提倡感恩我不是很明白,但慢慢的開始,隨著人長大了,長老了,越來越感覺到感恩很重要,比如說像我們現在的年輕的大學生,父母親把畢生的精力,所有的心血,所有的時間都用于自己的子女身上,供他們讀書,供他們能夠甜甜蜜蜜,在外面能夠長大成人。但是很多做子女的往往就是根本就不了解父母的辛勞,我在網上看到很多,有時候看到好像認爲是應該的。所以呢,不知道感恩哪,他有時候就不知道滿足,就會帶來很多很多的麻煩。前年的主題是“生活在分享的世界裏”。現在我們越來越不知道分享了,因爲我們太活在自我中間,現在就是我們有很多很好的東西,所以呢我覺得夏令營,我們到這裏來,它不僅僅是一個宗教,它不僅僅是一個傳統文化,我個人更覺得,它應該是整個中華民族複興,或者是我們大家成長,我們個人成長的一種很好的要素,就說是軟件吧,或者說是軟實力。這個跟是不是一個宗教徒,都不一定有太大的關系,我認爲這是元素,是每一個中國人都需要的,而且現在的時代已經到了需要我們必須提倡這些元素的時候。所以我每次來夏令營,其實都是來跟老和尚,跟明海大和尚,包括我們的營員來學習,能學很多很多。因爲你們的分享會讓我了解更多的我們大家的所思所想,所以我剛才聽到營員分享心得的體會,用心去感受這個真的很重要的。我覺得希望大家來在這兒,不僅僅是一種感受,更重要的是感悟,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我覺得這兩個方面是非常好的,明天我可能會跟大家聊一些人的思維方面的問題,那個時候你們可以提問,如果答出來的,我看看老和尚會不會給獎品。

  好,謝謝大家!

  明傑法師:淨因法師是在我們佛教界爲人所熟知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最早出國留學的五比丘之一,他最終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取得博士學位。目前他在香港大學主持佛學研究中心,也培養了很多的學生出來,所以說他明天上午的講座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大家一定不要放過他,一定要多准備問題,然後向他提問。當然呢,我也告訴大家…

《十七屆:普茶》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