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出現呢?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只要我們可以建立因和緣,當因緣成熟,一切就能夠出現了。樹上的蘋果,是由蘋果的種子、泥土、水分、太陽、時間等因素共同作用,長成蘋果樹,經過花、蜜蜂,衆多的因緣和合,就有蘋果的出現了。蘋果並不是由人或者是神創造出來的,它是由衆多的因緣和合然後才出現的。我們在禅修的時候所培養的定力,也是因緣和合的。你要求定,你叫你的心:快點定,快點定,怎麼還不定呢?它是不會定的。你要培養定的因緣條件,你的心自然就會定。首先你要造就外在的因緣,比如說,簡單的生活、和諧的生活,你們要多學習、多觀察,學習其他人,觀察其他人的表現,那麼當你看多了外在的知識之後,你就可以把這些知識變爲自己的東西。一個甯靜、舒適和安全的環境,也能夠幫助你培養一個禅修的心境。當然如果你們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比如說,如果大家回家之後還想繼續禅修的話,你可以選擇早上起床,或者是睡覺之前,或是一段你覺得是合適的時間,然後堅持在那段的時間裏禅修。這些都是外在的因緣,如果你想要學習禅修的話,就要學習培養這些因緣。
第二,就是講內在的因緣,“內在的因緣”,就是我們心的培養。首先,心的培養就需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會教你怎樣去修行,會解答你的問題,所以說親近善知識是非常的重要。其次,是“聽聞正法”。正法是帶領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令我們培養真正智慧的方法。第叁,是“如理作意”。“如理作意”就是依聽聞正法所得出來的道理去用心思維。比如說,“諸行無常”,這個無常的道理,我們就要依這個無常的道理去用心思維。“諸行”就是一切有造作的事情,一切有造作的事情佛陀都說是無常的。
無常”的意思就是遷流變化,不定。你反複思維這個道理,你就會發現所有的事情都是無常的。既然是無常,你就會得到一個結論——既然是無常我們就不需要執著,因爲它一定會流逝而去。同時大家知道它是會流逝而去的話,你就要珍惜現在的機會。我們這個禅修營,已經過去了兩叁天的時間了,很快就七天了,這個夏令營一定是無常的。既然是無常的話,首先我們就要珍惜它,因爲不珍惜,它就會過去。可是無論怎麼樣,它最後還是會過的,會消失的。所以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執著,也沒有辦法去執著。所以我們一邊要珍惜,一邊要學會放下。這就是要我們能夠如理作意,知道諸行無常。當你能夠聽到“諸行無常”這一句話,如理作意而去用心思維,你就會知道我們不應該執著,但應該珍惜。第四,我們要“法隨法行”。第一個“法”就是說我們身心的五蘊,我們身心的五蘊應該隨法而行。所謂“隨法而行”,就是依如理作意所得到的結果,而去實踐。比如說,不應執著,需要珍惜。那我們在日常的生活裏,我們就應該珍惜我們的每一刻。因爲當我們珍惜了,就可以由它而去。現在大家可能是二十來歲,如果你們今年是二十一歲,你們只能夠活二十一歲一次,明年你們就會是二十二歲。你們不珍惜二十一歲的話,你就不可能再來一次二十一歲。如果你們能夠珍惜二十一歲的話,當你在二十二歲的時候你就不會後悔了。每一分鍾也是一樣,你胡亂的過了每一分鍾,你就會浪費掉那一分鍾,你珍惜了那一分鍾,那一分鍾就會變得有意義了。
剛才說的都是禅修的一些基本介紹,現在就要開始說一說如何去禅修了。禅修是要修兩樣東西,第一是修心。可是當你們修心的時候,身體不合作的話,是不能夠修好的。心和身就好像跳舞一樣,跳舞的時候,兩個人一定要合作,如果你們的心,想放松,可是身體很緊張,你們的心也是不會放松的;你們的心很緊張,身體自然就會跟著緊張。所以你們的心和身,也要配合好。禅修時需要調教叁樣東西,“調”的意思就是去教導它們。就像琴的弦,琴的弦太松或是太緊,都是不行的。我們在煮菜的時候也是一樣,火太大或是太小都是不行的。我們現在需要調身、調息和調心。我想要強調的東西,這個調教,是你們自己調教,我是不能夠幫你們調的。因爲你們才是最認識你們自己的人,可是重點就是你們要調。你們有時候會過分的緊張,有時候還會睡著了,兩個都是不對。你們要把自己調到不會睡著覺,也不會太緊張,這就需要調了。
第一,就是調身。首先就要遠離喧囂,寬衣解帶。意思就是你們身體要松的,衣服也要松的,把你們綁得很緊的帶松開。爲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爲這會障礙血氣流通。放身縱體,就是你要做些柔軟的體操,因爲身體太硬的話是不對的,你們可以自己按摩一下自己的身體,其實這是很舒服的。如果你們吃得太飽的話,也是不適合去禅修的,肚子太餓了也是不對。然後接下來就是如何把你們的身體擺好,我就請了道賢法師來作示範。首先,要端耳正意。“端耳”就是你們的耳朵要直的,向上的。意思就是你們的頭不要低下來,也不要左右搖擺。那何爲端身正坐呢?其實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我先教大家怎麼把你的腳擺好。如果大家不清楚的,可以站起來,看看道賢法師的示範。這是散盤,這個姿態不能夠坐得太久,爲什麼呢?因爲你們身體接觸坐墊的地方只有幾點,你們臀部最尖的部位和兩個腳跟。這樣子坐不了多久,就會覺得很累、很痛。這樣不但你們的腳會很痛,而你們腰的骨頭也會彎掉。首先麻煩道賢法師擺個單盤姿勢。大家看,這個就是單盤。然後請法師再示範一個雙盤的姿勢。很多禅堂裏面的師父,都堅持這個雙盤的姿勢,爲什麼雙盤這麼好呢?因爲雙盤時的臀部,是有很多面積接觸坐墊的。當你們雙盤的時候,就算你打瞌睡,腰也不會彎下來,因爲身體的骨架可以把你們的身體支撐起來。可是我並不鼓勵你們一開始就學習雙盤,因爲腿會很痛。我們會鼓勵大家走一個中道,就是先用單盤。好,現在大家可以試一下換成一個單盤的姿勢。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利用你們的腳跟,把它拉到最接近你們的身體,南傳佛教的很多師父也是用這個姿勢坐禅的,這也是另外一個方法。你們還很年輕,可以先試一試單盤。你們不要忽略自己坐的墊子,墊子的高低是非常的重要。如果你的腳是比較硬的,你們的墊子應該高一點兒,因爲這樣你會坐得比較舒服;如果你們覺得墊子較低的話,你們可以把你們的毛巾墊起來,疊放在坐墊上一起坐也行。因爲現在天氣比較熱,你們不拿毛巾包腿也是可以的。可是如果天氣涼快一點的話,用毛巾蓋住你們的腿是比較好的。因爲這樣你們的腿會暖和一點,血氣通暢一點,你們的腳就不會容易痛。那怎麼樣才是端身正坐呢?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首先就是把小腹微微向前,就好像法師一樣,你們的頭可以拔高一點,身體稍向前傾,就好像把你們的尾闾,好像小貓咪一樣把它的尾巴翹起來。稍向前傾坐好以後,可以把你們的身體往後拉直。對的!首先小腹向前,然後把尾闾翹起來,再把身體坐直。好,看看你們身邊的人是不是個個都坐得很直呢?現在你的身體可以說是端身正坐了。還有一個方法你們可以試一下,但並不建議大家在禅堂裏做,因爲禅堂裏有很多規矩,你們在家禅修的話可以試一試這個方法。好,你可以像我一樣先把手舉起來,用你們的手把你們的身體向上拉高。如果你們的腰不舒服的話,這樣拔高是很有用的。然後手往後,往後之後,將你們的手背靠著手背。這樣做的話你會發現你們的胸口敞開了,你可以堅持這個姿勢一會兒,然後慢慢地把你們的手往前,往中間一路帶下去。當你們的手到你們小腿的時候,就可以疊掌。一只手疊在另外一只手的上面,如果你們的左腳在上的話,那麼左手就在上面;右腳在上面的話,就右手在上面。接著,兩只手的拇指輕輕地接觸,或不接觸。現在你們身體的姿勢基本上是正確的。接著你們的頭要擺好,輕輕地把你們的下巴收一下,眼睛自然地放下。就好像眼觀鼻,是用你們的眼睛輕輕地望著你們的鼻尖,再用你們的鼻尖向著你們的心,這個叫做眼觀鼻,鼻觀心。還有件事情,嘴角略有微微的笑容,這個輕輕的微笑可以令你們放松。好,現在大家身體的姿勢基本上是正確的。還有一件事情,就是你們的舌頭,現在可以輕輕抵住上颚,放在你們的牙齒和上颚的地方,輕輕地貼著,這個就是舌頂上颚。當你們的姿勢擺好之後,就可以把你們的專注力,去留意自己的呼吸。怎麼去留意呢?你可以留意一下你們現在的呼吸是哪種類型的呼吸,是一個急促的呼吸,還是斷斷續續的呼吸?是喘氣狀態下的呼吸,還是一些自然暢通的呼吸?現在我給大家十分鍾,讓你們靜靜地留意你們自己的呼吸。我要讓大家了解的是你們現在呼吸的狀態,是一個暢順的呼吸,急促的呼吸,還是斷斷續續的呼吸?現在可以開始輕輕地留意你們自己的呼吸了。
(止靜十分鍾)
衍空法師:好,十分鍾過去了。我想問你們大家,你們有留意到你們呼吸的狀態嗎?有人願意跟我們一起分享嗎?先不要起來。
營員:一開始覺得我的呼吸挺平穩的,我呼一下氣,念一聲“阿彌陀佛”,就是這樣。我覺得我戰勝自己了,挺不容易的。
衍空法師:還有其他人觀察了自己的呼吸嗎?
營員:一開始的時候覺得呼吸挺亂的,當嘗試感受的時候……
衍空法師:你的念頭影響了你的呼吸,觀察得很好。還有其他人分享嗎?
營員:開始觀照呼吸的時候,發現挺有意思,觀察的時候,一開始不會呼吸,慢慢地才發現自己沒有呼吸了。然後我覺得挺恐怖,然後慢慢靜下心以後,發現呼吸變深長了,而且腹部也很自然地隨著呼吸自然膨脹,呼吸也很自然的,很舒服。
衍空法師:剛才的練習,其實是有幾個目的。第一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把握好自己的身體,要大家嘗試觀察你們自己的呼吸。現在可以看一看我發給你們的講義,在第二頁中間的部分,題目爲“專注于呼吸”。經文:“比丘們啊!比丘應該怎樣堅定正住,就身體來觀察思維身體呢?比丘住于…
《十七屆:禅修指導 一(衍空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