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七屆:開營式上的講話(李立立)

  開營式上的講話

  夏令營贊助人代表 李立立

  (2010年7月20日上午于文殊閣)

  

  各位師父、各位嘉賓、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和合文化的立立,本計劃昨日應該去意大利參加國際音樂藝術節,可是佛一定知道我更願意來到這裏,和同學們在一起。

  我和你們一樣,喜歡思考,喜歡探求生命的意義。五年前,我受到佛學的啓蒙,從那一刻起,我的心從來沒有與佛分開過,就像我們在《叁寶歌》中所唱的:“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當我們的心靈找到了皈依之處,那種喜悅之情是無法言喻的。自此,我懂得在生活中以佛法的智慧去觀照,以感恩的心去承擔生活中的責任,生命的意義恰恰就是在服務與奉獻中慢慢的成就。

  去年的此時,我第一次參加夏令營,我和你們一樣,做一名營員,認真地學習了七日,第六天,我在普賢閣懷著無比的感動之情,受了皈依,成爲一名正式的佛弟子。現在想來,就像昨日。雖然只是七天的學習,但是它對我的影響卻是綿綿不盡的。我常常會想起師父所倡導的“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它體現著無上的慈悲與智慧,是佛教的大乘精神在當今時代的最好诠釋,是佛法服務于大衆的有力實踐。佛法一直以來承擔者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工作。我們整個民族的人文素養的提升離不開學習,離不開教育,自古以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人爲人之道,爲學之方。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儒釋道的核心思想恰恰爲我們提供了最好的學習資糧。我們的民族有希望,正是因爲我們懂得儒家的忠孝之理,佛家的慈悲與智慧,道家的道法自然。作爲當代年輕人,我們有責任將傳統文化的精神更好地去學習並加以弘揚。

  我是一名在家的佛弟子,在家庭中承擔著爲人子,爲人妻母的責任,作爲子女,要盡孝道。作爲母親,要承擔培養、教育孩子的重任。我的兒子今年八歲,天性聰慧,我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教育兒子的身上。對于當代的女性,在社會中成就一份事業不難,而成爲一名偉大的母親確實不易。我的先生寬厚、仁愛,精勤創業。我能夠聽聞佛法,能夠親近智者的思想,那份感動和喜悅總是願意與之分享,這需要智慧,需要善巧方便,令其慢慢聽受。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來自于彼此的理解和關懷,來自于足夠的尊重。我常常感恩先生的厚愛與支持,讓我能以如此平和、善愛之心成就一份善業,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覺覺他,利樂有情。

  我們做和的文化,將和的思想定位在和合養生,和諧藝術,和融中西,和善慈愛上。和合養生是重中之重,心靈的滋養是人生的重要課題,爲此,我們這幾年連續出版了滋養心靈的書籍,贈送有緣。2007年策劃出版了達摩難陀法師的開示《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2008年將一位佛學老師的偈詩收集整理成冊,2009年我們出版了《心經》集冊,今年我們將《孝經》《道德經》《金剛經》叁經合編,這幾日正在最後裝訂階段,在夏令營結束之前,可以送給大家分享。

  在我們編輯叁經的過程中,我曾經收到師父的一則開示,他說在所有的善行中,傳播真正的智慧最有意義;在所有的贈禮中,正法的禮物最珍貴;在所有的光明中,內心的光明最耀眼;在所有的心情中,甯靜無憂最究竟。我常常感恩師父無私而適切的指引和開示,給了我們無盡的前行的力量。

  最後,祝願我們本屆的夏令營活動圓滿、順利、成功!也祝願我們的學員們在這幾日學習中法喜充滿,吉祥如意!

  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