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營式上的講話
李焯芬教授
(2010年7月20日上午于文殊閣)
淨慧長老、明海大和尚、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安!
我也是教書的,所以看到我們臺下坐滿了年輕的同學就特別有感覺,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以前我們的老師給我們的一個囑咐是:教育有兩塊,一塊是知識的教育,英語說的Knowledge.educasion,另外一塊是人的教育,Educasion of personal。很慚愧,我當了多年的老師,我們其實現在做的種種很多是知識的教育。現在知識很多,學不完,我們老師給我們同學身上好多的壓力,讓他們學好多的知識,人的教育這塊其實差不多是交了白卷。你看看你念化學的、你念物理的、你念工科的、你念醫科的、你念文科的,有哪一門科學教你如何去做人呢?其實沒有。人生路上你肯定碰到各種的問題,要麼跟男朋友吵架,要麼跟媽媽吵架,要麼跟公司裏面的同事有一些矛盾,這些問題如何去解決呢?解決不好也是很苦惱的,老師沒教育過,這個就是我講的人的教育。我們除了知識以外,還需要一點智慧,這個智慧就是我講的人的教育。佛教裏面爲我們提供了很多人的教育,人生智慧的教育。怎麼說呢?我隨便舉一兩條,大家今天來到柏林禅寺參加夏令營,會學到不少關于人的教育的東西、智慧的教育的東西。佛門裏面隨便舉兩條,大家可能都聽說過佛教有個基本的理念:因緣觀。因緣觀講什麼呢?世間的萬事萬物,背後都有它的因緣,有它的道理。你考研沒考上,旁邊的同學考上了,大概你感到世界對你很不公平,不過你冷靜地想一想,我們這個因緣觀裏面說了,它說每一件事背後都有它的因緣,有它的道理,當你冷靜地想一想,你沒考上,可能旁邊那個考上的人比你用功,他條件比你好。那麼你大學畢業了,去找工作,你沒考上那個工作單位而別人考上了,那個考上的人可能比你條件好,他可能成績比你好,各種的原因讓他考上你沒考上,如果你冷靜地想想我們這個因緣觀,你好好找找你沒考上的道理,那麼你就知道了。也不說讓你就這麼接受它,我們的因緣觀幫你找到了理由,我們的四聖谛“苦、集、滅、道”會幫你找到解決的方法。解決的方法是什麼呢?你找到一個你不開心的情況,你找出它的理由,然後冷靜去找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就是苦集滅道裏面的滅,找到這個方法以後還要落實這個方法,這個就是苦集滅道裏面的道,其實佛理裏面不單是抽象的理論,它能指導我們的生活。大家來參加我們的生活禅夏令營,是希望你們把佛法運用到大家的生活裏邊。用因緣觀去找出一些事物背後的原因,用四聖谛去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好好把它落實,這個就是很簡單的人生的智慧。
佛門裏面的這種智慧,越來越受到知識分子的重視。我的工作需要我經常去跑歐洲、美國等國家,去他們一些其他大學,我可以跟諸位同學報告,現在西方的知識分子也是對佛教越來越感興趣。現在如果你是一位西方的大學教授,你是學佛,還不是一個迷信的事,還是一個很潮的事,很酷的事,人家一聽說你這個人學佛,就覺得你這個人好酷啊。人家都知道佛教裏面有很多很管用的東西,很管用的人生智慧,能幫助我們活得更快樂,更自在。除了知識以外,我們也需要這種人生的智慧,我希望大家未來一周能在我們柏林寺的夏令營裏邊能學到這些重要的人生智慧,希望大家能滿載而歸。
謝謝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