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營式上的講話
北京大學哲學系著名教授 樓宇烈
(2011年7月20日上午于文殊閣)
尊敬的淨慧老和尚,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法師、各位營員: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北京大學宗教研究所,熱烈地祝賀柏林禅寺第十八屆生活禅夏令營的開營。我感到非常榮幸,能夠有這樣的機會來參加這次夏令營的活動。十八年來,我一直很關注柏林禅寺的生活禅夏令營,也斷斷續續、零零碎碎地參加過一些生活禅夏令營活動,但是參加柏林寺生活禅夏令營的開營儀式這還是第一次。
淨慧老和尚提出生活禅的理念已經整整二十年了,落實到舉辦生活禅夏令營也已經走過十七年,今年是第十八年了。我覺得柏林禅寺的生活禅夏令營有個重要的特色,營員絕大部分都是青年學子。青年是世界的未來、國家的未來,青年的思想改變了、觀念改變了,對將來的社會發展、國家的發展會起著很大的作用。
我一直認爲,生活禅是契理契機的現代佛教。所謂契理,就是它合乎佛教的根本教義和理論;所謂契機,就是它符合時代的要求,也就是符合我們當代人的根基。所以我覺得生活禅在當今的開展,是對佛教文化的一個發展和貢獻。關于生活禅,淨慧老和尚已經有許多的講話,但是淨慧老和尚也一直說,生活禅的理念還需要完善,還需要發展,還需要深入地探討,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今年五月份,在河北省會石家莊召開了一個關于趙州禅、臨濟禅、生活禅的叁禅論壇來探討這個問題,老和尚也說了准備以後每年都舉辦這樣的研討會,把生活禅的理念、生活禅的涵義不斷地完善,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在論壇上,我也講,生活禅走過的路並不平坦,並不是人們都能對生活禅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批評生活禅的聲音也一直沒有中斷過,但是能夠堅持走下來,而且走了二十年,實踐了十七年,並且繼續實踐,這是需要一種相當地堅韌不拔的精神才能夠做到。
老和尚講到:“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當下,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衆。”我覺得這是符合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的。我想,生活禅就是在生活中學習佛法、體悟佛法、實踐佛法,把佛法落實到生活中間去,通過生活禅的學習、體驗、實踐,我們開始一種新的活法,過一種自在的生活,破除對法相的執著,破除對我相的執著,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淨慧老和尚用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慈悲和智慧——悲智雙運來诠釋生活禅,叫作“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在覺悟人生的層面,老和尚提出了: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在奉獻人生的層面,老和尚提出: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在這七天的夏令營生活中,我們要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理念,來體驗關于覺悟人生的: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和奉獻人生的:感恩、分享、包容、結緣的內涵。
最後我衷心地祝願各位青年朋友在七天的夏令營生活中間能夠去體悟人生,能夠在生活中找到一種新的活法。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