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手印教言——催動空行心弦 皈依大禮拜

  黃英傑譯:大手印教言——催動空行心弦 皈依大禮拜

  隆德寺謝拉嘉稱上師

  在進入佛法的道上,首要的就是要把叁寶做爲我們皈依的根源。我們以是否以叁寶爲我們的皈依對象,來區別是否爲一個佛教的宗派。以叁寶爲皈依對象的就是佛教的系統,如果不是就是外道。因此,進入佛道並且皈依叁寶是非常重要的。

  爲什麼一個修行人必須來皈依叁寶呢?由於我們已經在輪回中不斷迥且沒有中斷過,經驗到輪回中無數的痛苦,爲了能使我們解脫輪回的痛苦,我們必須尋求一個圓滿的皈依對象。叁寶對我們來說是最值得信賴、最有效的皈依對象。

  皈依叁寶有叁個要素:第一,就是要了解我們皈依的對象——叁寶的意義。第二,能加以分別。第叁,要了解叁寶具有的特質。

  在了解皈依的基本意義之後,我們應該完全地來了解叁寶。皈依的對象,可分爲叁種,一種是屬於普通的、世俗上面的;一種是屬於殊勝的。在殊勝的裏面又分爲小乘和大乘的對象。

  對於這叁種不同的皈依,我們如何正確的來認識?第一種是世俗的皈依,是指個人希望尋求暫時的皈依處。他們皈依的對象可包含一些大力的鬼神。這些人是希望減輕一些自我的痛苦,譬如生病的痛苦,或者希望能達到一些世俗的成就,或是避免自己遭到王法的製裁,而逃避應受的處罰。因爲要解脫自己世俗方面暫時的痛苦而來尋求皈依處。爲避免這種不幸的環境而去尋求世俗鬼神的皈依。譬如,皈依水神、山神或是樹神。

  在小乘的皈依方面,小乘行者他們皈依叁寶是基於希望叁寶來庇佑他們,來解除輪迥痛苦。他們強烈的希求能夠完全的解脫,因此産生這種皈依叁寶的心。大乘行者他們不只是爲了自己才來尋求皈依的對象,而是爲了要利益所有衆生無有余漏。大乘行者是以智慧來了知一切衆生——他們從無始以來就像慈愛的父母一樣來照顧我們。

  因此,大乘佛法的精彩之處,就在於行者本身是以這種智慧來發慈悲心,希望能夠解脫一切衆生的痛苦,得到究竟的安樂,也就是安置一切衆生直到究竟成佛的境界。所以,大乘的皈依者從現在起皈依叁寶,一直到衆生、自己成佛爲止。

  一旦行者真正來采行大乘修持的皈依方法,其實便已經包括其他兩種皈依在內了。因爲世俗皈依的基礎,就是求能夠得到暫時的利益,而皈依大乘佛法很自然地就能使你得到世俗方面暫時的利益;至於小乘方面,爲什麼也包括在內呢?因爲如果修習大乘佛法,就能夠使自己和一切衆生都達到解脫乃至成佛的目的。如此,在小乘佛法裏面,希望達到個人解脫的目的就已包括在裏面了。因此,采用這種大乘的皈依是非常重要的。

  在剛才所講的種種方法之下,我們應該很清晰的了解:這叁種皈依在本質上的不同。我們個人如何來做這種皈依呢。首先必須要從一具德的傳承上師那邊領受第一次皈依。他的傳承必須是沒有間斷的,我們從他那邊領受皈依之後,接著可以用兩種方式來持續的做皈依。第一就是自己來觀想佛、菩薩後,自己來皈依他們,以增加叁寶所給予我們的加持力;第二是如果你真正的修行四加行,就可以依皈依樹或皈依境來觀想自己面前虛空中有本尊、上師,這樣來領受皈依。

  在我們接受皈依後,要修持、觀察、保持這個誓願。不論我們遭遇多大痛苦都不能尋求世俗鬼神的皈依,一定要皈依叁寶。

  在我們皈依叁寶後,就要依佛法教誨,從今天起要棄舍殺害衆生的事業。皈依僧團之後,就不應該再和天生不喜歡佛法、不道德的人接觸。因爲這種人容易做壞事,會使你對叁寶失去虔敬心,而且令你和他們一樣造作惡業。

  在接受叁寶的皈依誓願後,接下來要如法的做皈依。從此刻起到死亡爲止,要不斷持誦皈依文,並且對叁寶做種種供養以積聚善業,使我們容易得到叁寶的加持力。

  在正式皈依後,不斷持守皈依戒,就可以幫助你持守諸法的禁戒。因此,皈依誓願是一切修法的基礎。能虔敬持守,便可以免除八種危險及四大的傷害。除了解脫輪迥之外,還可以究竟成佛。所以皈依非常重要。對於想要詳細了解有關皈依和大禮拜的內容的人,我推薦兩本書。一本是第一世蔣貢康慈仁波切所寫的《了義矩》;第二本是第九世噶mb所寫的《了義海》。

  依據四加行的教授做大禮拜、頂禮諸佛,首先要觀想自己面前的虛空是皈依樹或皈依境,有一切本尊,我們自己站在皈依境前面的中央,右手邊是包括你自己的父親在內的一切男性的衆生和眷屬,左手邊是包括你自己的母親在內的一切女性的衆生和眷屬。

  接著我們談談用正確的合掌方法來禮敬諸佛。我特別觀察到中國人在歡迎別人、或在慶祝時候拱手做揖的手式,對合掌禮佛來說,這是一種錯誤的方法。再者,合掌時,兩邊四根手指頭合在一起而大拇分開也是錯誤的,擺這種手勢是表示你不高興或痛苦。

  正確的合掌方法,應該兩手掌合在一起時,不是完全密合的,手掌中間留有一點空隙寬度,大概是兩個拇指微微內縮進去,以這個手勢放在我們的前額、喉及心。合掌放到心之後,做五體投地的頂禮。這個手印就好像一朵蓮花正要開放一樣。

  如果我們自己來頂禮叁寶一拜,在究竟上我們就可以種下成佛的因;在世俗方面的功德來說,即使我們僅僅來頂禮諸佛一拜,這一拜都可以幫助我們在未來世繼續得到人身。除了得人身之外,這個人身還是非常高貴圓滿,而且他的環境也非常適合來修習佛法。既然頂禮諸佛一拜就有這麼多的功德,頂禮諸佛十萬拜所得的功德和加持力是言語所難以形容的。

  在有關皈依和禮拜諸佛的教授之後,我僅給予大家最好的祝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