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傑譯:大手印教言——催動空行心弦 慈悲事業的展現
第十六世噶mb
西藏佛法立基於大乘佛教之上
西藏佛法立基於大乘佛教之上,並且,西藏有一個特別的大乘傳統。許多世紀以前,印度大成就者們集結了佛陀教法的精要,這些精要教法後來陸續被帶到西藏。直至今日,在佛學院等教育機構中仍然在研讀這些教法。更甚者,我們能夠真正地去體驗到學習的意旨,受用你修持的成果,我有信心,大家都能體驗成佛之果。
大乘教法的心要之道在於菩提心,或成佛想的修習。菩提心可分爲自利之願、利他之願,然而當你真正去修持後,你會生起菩提心,那就包括自利和利他兩方面。就像你在工作上所做或完成的工作一樣,如果你利益他人的動機,確因對因果的了解而做的話,那麼你會産生對人們的信心、信任人們,而他們也能夠對你的所做所爲具有完全的信心。
菩提心的善巧方便會使你有效地去幫助他人,菩薩的事業分爲: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在布施的修習中,菩薩可能會看見某人是貧窮的,而自然地給予食物、衣服或任何可能被需要的東西。菩薩知道人們不會因聽到氣話而高興,他們容易感受到每個人的處境,在了解這點的時候,行菩薩道的人便以毫不粗魯的話語,緩慢地且平靜地說話,使他人感到舒服。
菩薩行將佛法運用到許多不同環境
菩薩行允許菩薩將佛法運用到許多不同的環境。如果你熟習東方與西方的宗教,你就能夠看見雖然宗教本身是不同的,但宗教的信心卻是一致。不過,如果你思考其哲理的話,那麼你必將會看出有些差異存在,因此在西方國家中,上師們必須依循西方的思考模式去演說,如此,佛法的種子才能夠完全地進入西方的經驗中,這就是喇嘛說法的方式。
我們正生在一個幸運的時代中,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地、全球都領受佛陀的慈悲之光。人們想要修行,而修行也給多他們許多喜悅。但爲了去修行,你必須有正確的好因緣環境,而這種遭遇的本身就是佛法的特別加持。一旦領受到這種絕妙的加持力,佛法修行者便有責任把教法傳給那些已經准備好的具器者。
如我開始時所說,佛法的根本乃在珍貴的菩提心,而菩提心就是慈悲他人,這是我今天所說的精髓要義。
有些人會以爲要去領受這種教法是非常困難的,更甚者,他們相信即使已領受了諸教法,要想開悟還是極端地困難,而且要花上不是普通長的時間。也許這是事實,正如你在世上想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已是困難,要想達到圓滿修習秘密的大乘佛法更不是容易的。
佛法事業的究竟精華所在
透過修習大乘,想要達到樂、圓覺的境界並不容易,但這一切都有賴你的心而定。事實上,你應該追隨佛法修行,並把因果運作的認知放在心上。如果你穩固而用心地去做,也許證悟就不要花太長的時間,也沒那麼困難。在秘密大乘中說:
“一刹那間,某些東西變得珠勝不共;
一刹那間,圓覺就被達成。”
無論如何,不管是不是佛法修行者,這是個狂熱的時代,充滿了紛擾的活動。在如此的時代中,我們該做那一種修持呢?例如,我們能夠擇取自己所需的環境、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別人也將會有此種需要。在這個理解下,我們便能夠持續不斷地想到利他佛法修習的用心所在。
我們把自己圍繞在利益他人的想法中,如果我們對因果的運作具足信心,那麼不論我們所做的工作爲何,都將會有出色的結果。舉個例來說:在世上我們常說:“這是我的父母,這是我的國家,這是我的財産。”等等。然而從佛法的觀點而言,我們觀照一切衆生,並且深切地祈願他們能從這些痛苦中解脫、成佛,我們以此方法生起菩提心,修習利他之行。
這種想法不僅是佛法事業的究竟精華所在,對我們生命中的任何活動亦然。假若我們維持著利他的想法,而單持一句六字大明咒,那必將協助衆生解脫出離痛苦,並提升他們到成佛的境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