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順興旺家庭
孝順,包含了承前啓後。老祖宗有生命的經驗,也有做人的經驗,以經驗教育後代,願望後代一代超一代,那後代人必定有信心歡喜接受教育。
百善孝爲先。孝分有叁個層次:理孝、事孝和心孝。理孝是理解老人的心。如何理解老人呢?父母對子女的付出,是無條件無成見的,他們的心就是望子成龍,所以父母的教育,不管他們用什麼方法,他們的內心是沒有惡意的。所以作爲子女要信心歡喜接受,對父母說:感恩您,您是爲我好,我一定歡喜接受。如果能這樣講,反過來老人不會講很多話。
理解放在第一位,如果沒有理解就變成糊塗人了。世界上沒有什麼真理萬歲,唯有理解萬歲。爲什麼理解才萬歲呢?道理沒有理解的時候,就不受用,理解道理才能受用。所以作爲子女,以理解老人爲第一孝,有理解才能尊重,有理解才有恭敬。
事孝,是對老人物質生活上的照顧,給老人有安祥的晚年。現在的社會,很多人的孝僅僅停留在這個地方。
心孝是大孝。因爲人來到世間上,人人有優點個個有缺點。雖然是我們的父母,但是他們都是生死凡夫,也許缺點也不少,那麼我們作爲子女怎樣面對父母呢?只有看優點,不能看缺點;感恩父母的優點,原諒父母的缺點。地藏王菩薩他的父母也有過,但地藏王菩薩始終沒有看父母的過,都能原諒父母的過,還舍命舍財去拯救父母。
大孝的子女不但不看父母的過,還能爲父母補漏。如何算是爲父母補漏呢?父母有些地方糊塗,沒有把事情做好,比如沒有孝順老祖宗的,到我們長大以後能孝順老祖宗,這就是爲父母補漏。
不是念經念咒能超度老祖宗,依儒家是以孝順超度老祖宗,在佛門是講原諒老祖宗的過,才能超度老祖宗。地藏王菩薩就是原諒父母的過,才度了他的父母。
所以能理解老人,能照顧老人,能原諒父母的過,就是大孝的子女。能做到這叁點,就是認識生命、理解生命、完善生命、發揮生命和圓滿生命。
以感恩和諧家庭
我們中國人經常講“家和萬事興”。想要家庭和諧,除了講道德,就是要感恩。道是互相尊重,德是互相禮讓,感恩是看好處,也是尊重的表現。
要看到家人的好處,看到家人的好處就是一片光明。如果都看家人的缺點,那麼就是一片黑暗。爲什麼看優點是光明呢?因爲互相感恩了,就把優點發揚光大,所以就一片光明。如果互相看缺點,你挑我的毛病,我挑你的毛病,那麼一家就黑暗了。
一家和諧,力量就大。有道的家庭就是合家願力一致、觀念一致、步調一致。沒有道的家庭,個個當老大,最後變成沒有誰說話算數。所以願望所有的同修,家家以愛心立家,以道德規範家,以孝順興旺家,以感恩和諧家,願望你們的家庭興旺,家族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