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孝順父母的果報是什麼?

  孝順父母的果報是什麼?

  (出自《居士學佛100問》)

  (1)現世流布大名稱:孝順父母的人不但孝名遠播,而且因爲具有下列特點,所以得到社會大衆的肯定贊譽:

  能進德修業:孝順父母的人爲免父母擔憂,必定行事正派,操守嚴謹。

  能治理家庭:所謂“言教不如身教” ,在家中能以身作則,孝順父母,堪爲子孫親眷的榜樣,家庭自然充滿和敬的氣氛。

  能慈悲待人:孔子曾說:“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對于父母能感恩圖報的人,往往能進一步以笃實誠敬的態度對待他人。

  能盡忠職守:孝順父母的人深恐事業無成,讓父母蒙羞饑餒,所以做任何事都會兢兢業業,全力以赴。

  實踐孝親感恩的人不但能獲得善名美譽,連諸天163也都會爲之感動,經雲:“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順顔色不相違,一切災難盡消除,諸天擁護常安樂。” 中國曆史上因爲孝行而感得人、天助成善舉的事迹也爲數不少,古德說:“精誠所至,金石爲開。” 孝之極至,就是誠。只要有誠心,無事不辦。

  (2)未來福報轉無量:種好因,自然得善果。《涅槃經》說: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夠修得叁十二相164、八十種好165,是因爲佛陀于無量阿僧祗劫166之中,恭敬叁寶,孝養父母,所以今世才會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可見孝行感果之殊勝,輾轉無有窮盡。

  孝順父母,不但今世常爲人天之所愛敬,更可爲來生種下圓滿佛道之因,所以《大方便佛報恩經》說:“父母者,叁界內最勝福田167。”

  備注:

  163【諸天】依諸經言,欲界有六天(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無色界之四處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韋馱天等諸天神,總稱爲諸天。據《普曜經》卷六載,釋尊在菩提樹下成道,諸天皆前來慶賀。

  164 【叁十二相】又名叁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輻輪,叁手指纖長,四手足柔軟,五手足缦網,六足跟圓滿,七足趺高好,八痫如鹿王,九手長過膝,十馬陰藏,十一身縱廣,十二毛孔青色,十叁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膚細滑,十七七處平滿,十八兩腋滿,十九身如師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圓滿,二十二口四十齒,二十叁齒白齊密,二十四四牙白淨,二十五頰車如師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廣長舌,二十八梵音清遠,二十九眼色绀青,叁十睫如牛王,叁十一眉間白毫,叁十二頂成肉髻。

  165 【八十種好】又名八十隨形好,即無見頂相、鼻高不現孔、眉如初月、耳輪垂埵、身堅實如那羅延、骨際如鈎鎖、身一時回旋如象王、行時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爪如赤銅色薄而潤澤、膝骨堅而圓好、身清潔、身柔軟、身不曲、指圓而纖細、指文藏複、脈深不現、踝不現、身潤澤、身自持不逶迤、身滿足、容儀備足、容儀滿足、住處安無能動者、威振一切、一切衆生見之而樂、面不長大、正容貌而色不撓、面具滿足、唇如頻婆果之色、言音深遠、臍深而圓好、毛右旋、手足滿足、手足如意、手文明直、手文長、手文不斷、一切惡心之衆生見者和悅、面廣而殊好、面淨滿如月、隨衆生之意和悅與語、自毛孔出香氣、自口出無上香、儀容如獅子、進止如象王、行相如鵝王、頭如摩陀那果、一切之聲分具足、四牙白利、舌色赤、舌薄、毛紅色、毛軟淨、眼廣長、死門之相具、手足赤白如蓮花之色、臍不出、腹不現、細腹、身不傾動、身持重、其身大、身長、手足軟淨滑澤、四邊之光長一丈、光照身而行、等視衆生、不輕衆生、隨衆生之音聲不增不減、說法不著、隨衆生之語言而說法、發音應衆生、次第以因緣說法、一切衆生觀相不能盡、觀不厭足、發長好、發不亂、發旋好、發色如青珠、手足爲有德之相。

  166 【劫】梵語劫簸的簡稱,譯爲時分或大時,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計算的極長時問。

  167 【福田】田以生長爲義,人若行善修慧,猶如農夫于田下種,能得福慧之報,故名福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