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淨土文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這是宋朝的慈雲忏主遵式法師做的一種發願偈。法師一生都在各處地方宏揚佛法,現在所傳的淨土忏,也是法師做的。他的威德聲名大得很,真宗皇帝曉得了,賜他的名號,叫慈雲忏主。一心,是要把六根完全都收住了,一些些不放他接觸著六塵,才可以叫一心。皈命,是把自己的生命,完全歸托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世界上的人,所最看重的,最舍不得的,就是這個生命。現在情願把生命歸托阿彌陀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念的時候,最好在一心皈命一句上邊,加弟子某人幾個字,那麼這個願,就是念的人所發的了。
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
發願求阿彌陀佛,放出本來清淨,普遍法界的根本智光,來照我,把慈悲的大誓願來攝受我,使得我不走到別種不正當的路上去。我們從無始到現在,煩惱業障,積得很深很堅固的了,若是不仰仗佛的智慧,佛的願力,怎麼能夠滅除呢。
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爲菩提道。求生淨土。
這是說明白所以求佛的緣故。念佛的時候,一心一意,只覺得佛在我的面前,沒有一些旁的妄想,夾在裏頭,叫做正念。這樣的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爲的是什麼呢。就因爲發了度衆生成佛道的心,所以要求生到西方淨土去。阿彌陀經上說,念佛的名號,若是能夠念到七日,一心不亂,就可以往生極樂國土。所以只要能夠正念,一定可以往生淨土的。
佛昔本誓。若有衆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在從前沒有成佛,還在做法藏比丘的時候,在世自在王佛面前,發過度衆生,生淨土的四十八個大願。裏頭有一個大願說道,若是有衆生,要生到我的極樂國土裏頭來,只要能夠誠心相信,喜歡念我的名號,哪怕念得很少很少,忙裏偷閑,只照了十念法念,也沒有不能夠生到我的國土裏頭來的。若是照了十念法念佛,仍舊有不能夠生到我國土裏頭來的,我就不願成佛。因爲阿彌陀佛發過這樣的大願,所以只要肯誠心念佛的人,沒有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
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衆罪消滅。善根增長。
這是說念佛的功夫,漸漸的深了,漸漸的有了感應了。現在我依仗了這個念佛的因,同了佛慈悲心的緣,能夠進到佛的大誓願海裏頭去。這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的兩句,就是說靠了這個念佛的因緣,能夠應了佛的誓願的意思。也就是念了佛,就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意思。承蒙佛慈悲的力量,使得我從無始到現在,所造無量無邊的惡業,都可以完全消滅。使得我本來有的各種善根,都可以增加長大起來。
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禅定。
若是到了壽命快要完盡的時候,自己可以預先曉得死的日期。並且身體上沒有種種的病痛苦惱,心裏頭清清淨淨,沒有貪愛這個世界上一切身外邊的東西,也沒有舍不得離開這個世界的意思。念頭要立定,只想生到極樂世界去,沒有一些顛顛倒倒的妄想,像參禅的人,入了定一樣的。到了快要死的時候,能夠有這個樣子,那就一定可以往生,的確有把握的了。但是平常時候,若是不至誠懇切,用念佛功夫,那就到了臨死的時候,所有生生世世,造下無量無邊的業,就一齊都要現出那種可怕的景象來了。並且四大分離的時候,還有種種說不出的痛苦。這臨終的人,就要生出種種懼怕的心,慌張的心,雜亂的心,惱恨忿怒的心來了。或是看見了妻兒,財物,房屋,田産,種種都舍不得抛棄。要不死,既然不能夠,要死,一時又死不下去。到了這個時候,什麼人還做得主呢,只有生出種種的妄想來了。生出怎樣的妄想來,就落到怎樣的惡道裏頭去,結果一定逃不出這叁惡道的。所以念佛修行的人,都要在平常時候,預備好臨死的資糧,才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免得墮落。這是最要緊的,不可以忽略的。
佛及聖衆。手執金臺。來迎接我。于一念頃。生極樂國。
聖衆,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許多的菩薩,同了緣覺聲聞等,種種回心向大的二乘,都包括在裏頭的。念佛的人,能夠修到像上邊一節所說的情形,那是一定往生極樂世界的了。所以阿彌陀佛,同了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許多的菩薩,緣覺,聲聞等,佛手裏頭,還拿了金臺,都來迎接我。只消轉一個念頭的時候,就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了。照事相講起來,娑婆世界,同了極樂世界,隔開十萬億佛土的遠。但是照理性說起來,娑婆世界,在現前一念裏頭,極樂世界,也就在現前一念裏頭。同在一念裏頭,自然要到就到了,並且還不消轉一個念頭的時候哩。
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
一到了極樂世界,就生在七寶池的蓮花裏頭,那就要看品位的高下了。品位高的,花就開得快。品位低的,花就開得慢,但是究竟沒有不開的。等到花開了,就能夠見到佛,就能夠聽到佛的說法。聽到了佛法,登時立刻,本來自己所有同佛一樣的智慧,也就開發顯現出來了。
廣度衆生。滿菩提願。
到了這個時候,來去可以自由了,仍舊回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上來,宣揚佛法,度脫無量無邊的衆生。在起初發願的時候,本來就爲了要往生極樂世界,就爲了要度衆生,所以發的菩提大願。現在已經往生了,已經見到佛了,已經聽到佛法了,已經開了佛的智慧了,已經到了初住的菩薩位了,就可以到一百個世界去。等到進了二位,就可以到一千個世界去。進了叁位,就可以到一萬個世界去,隨了衆生的機緣,化度他們了。每進一位,所到的世界,就加上十倍。一直到了等覺妙覺菩薩的地位就可以隨處現身說法了。回轉來想到起初發的菩提願,不是已經完全圓滿了麼。
十方叁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诃薩。摩诃般若波羅蜜。
這叁句在朝課裏頭,十大願王底下,都已經解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