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字少容易念。不比經咒那樣的難念。第二,隨地可以念。不必一定要在佛像面前的。第叁,隨時可以念。不論早晨夜晚,什麼時候,都可以念。第四,人人可以念。不論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富貴的,貧賤的,聰明的,愚笨的,都可以念。第五,念佛可以增長福德。第六,念佛可以消滅重罪。第七,念佛的人,天神都恭敬他。第八,念佛的人,惡鬼都回避他。第九,臨終往生西方。必定能夠得著阿彌陀佛授他成佛的記號。所以念阿彌陀佛,實在是第一件最好最好的事情。
世界上的愚夫愚婦,碰著了不如意的事情,或是心裏頭有什麼希望,總是到寺廟裏頭去,燒香拜佛,通誠禱告,求佛菩薩保佑他,到後來往往一些也沒有效驗,大家都笑他是迷信。實在並不是迷信,不過也可以說是迷信的。爲什麼呢。講佛菩薩的威神力,本來是求了沒有不應的,求佛菩薩,實在是正當的道理,並不是迷信。不過是要求佛菩薩,總得先要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夠同佛菩薩的心相應,求起來才能夠有效驗。那些愚人,平常的時候,種種作惡,一些也沒有慈悲心,那是同佛菩薩的心,完全不相應了。雖然在那燒香拜佛的時候,好像也很至誠恭敬的,但是一走出了寺廟的門,就把這個佛菩薩的念頭,丟在腦後了,這樣的求佛菩薩,怎麼會有感應呢。不懂得求佛菩薩感應的道理,就是信得不真實,所以也可以說是迷信的。要求佛菩薩感應,第一要至誠恭敬,一心一意的念佛菩薩的名號。像經上說,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富貴就得富貴,求長壽就得長壽。那怕你求大涅槃,也就可以得大涅槃。念菩薩的名號,尚且有這樣的靈感,何況是念佛呢。何況阿彌陀佛,還是觀世音菩薩的本師呢。所以念阿彌陀佛的人,無論求什麼願,沒有不滿的。但是一切的世間法,都是過眼空花,求得了也沒有什麼真實的受用,只有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麼就可以了脫生死,一世上就可以成佛的了。要這樣的求,這樣的發願,才可以算是正信,不是迷信。釋迦牟尼佛教人念阿彌陀佛,原是勸人發願求生西方的。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個大願,本來專門度念佛衆生,要他們生到極樂世界去的。現在我們所發的願,恰正合著了佛的願心,那有不能夠滿願,不能夠往生西方的道理呢。況且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的大慈大悲。像那瑩珂,是一個酒肉和尚,後來他看了往生傳,每讀一篇,覺得心裏頭非常的羨慕,他就絕了食,一心念佛求往生西方。到第七日,阿彌陀佛現出身相來,安慰他道,你還有十年陽壽,應該仍舊好好的念佛,我到十年後來接你去。瑩珂道,在娑婆惡濁世界裏頭,容易要失去正念,情願早些生到淨土去,供養佛菩薩。佛道,你既然有這樣的願心,那麼我叁天後來接你。過了叁天,他果然往生了。再有懷玉禅師,念阿彌陀經,滿叁十萬遍,每天念六萬聲佛號,認真的修淨業。有一天看見虛空裏頭,都是佛菩薩,一個人手裏拿了銀臺走進來。禅師心裏轉念頭道,我一生用功念佛,願意要求上品金臺的,這個願心,怎麼佛不給我滿呢。念頭一動,銀臺就不見了。禅師從那一天起,念佛更加精進,每天念八萬聲。過了二十一天,又看見佛菩薩遍滿虛空裏頭,那前次拿銀臺的人,換了金臺來了,禅師就立刻化去了。劉遺民跟了遠公法師,在東林念佛。有一天正在那裏想阿彌陀佛,忽然看見佛現出身相來了,劉遺民就心裏頭想道,怎麼能夠如來的手,來摩我的頭呢。佛就把手來摩他的頭。他又轉一個念頭道,怎麼能夠如來的衣服,來遮蓋我的身體呢。佛就把衣服來遮蓋他的身體。咳,佛的待衆生,真可以說得是大慈悲父母了。要想早往生,就教他提早往生,要想求金臺,就依他改換金臺,要想佛把手來摩頭,就摩他的頭,要想佛把衣服來遮蓋身體,就遮蓋他的身體。佛既然慈悲一切衆生,一一都滿他們的願,那有獨不慈悲我,不許我滿願的道理呢。所以念佛的人,只要他真正發願,求生西方,實在沒有一個不往生的。照佛經裏頭說,這裏有一個人,發心念佛,極樂世界七寶池裏頭,就有一朵蓮花生出來了。念佛念得認真,那蓮花就非常的光明,念佛念得不認真,那蓮花的光明,就減色了。若是念的心,能夠只進不退,那麼等到這邊受報盡了,自然就托生到那邊蓮花裏頭去了。這邊才一發心,那邊就有蓮花生出來,那麼實在是只要發願,就會往生的。所以阿彌陀經上說,已發願,若已生,今發願,若今生,當發願,若當生,就是這個道理。不過一個人的識神,只有一個,這邊的報身,沒有舍去,所以那邊現不出身體的相來,直要到這邊的報受盡了,那邊才可以現出身相來。若是臨終時候,一個心念,靠不牢在一句佛號上,那麼恐怕還要落在輪回裏頭,再受些娑婆世界的苦哩。況且現在正是在減劫的時代,衆生的種種苦處,只會加多,不會減少的。像近來的幾十年,世界上的苦處,已經加出了多少來了,再過下去,更加不曉得要苦到怎麼樣哩。何況保牢這個人身,是很不容易的。若是前世所造的業,到了受報的時候,落到了惡道裏頭去,怎麼好呢。所以求往生西方的願,不可以不發得懇切,念佛的心,不可以不起得勇猛。一定要做到臨終能夠往生西方,斷斷乎不可以絲毫忽略的。像娑婆世界有這樣的苦,極樂世界有這樣的樂,若是再不趕緊認真念佛,求願往生,那真是極愚極呆的人了。普賢菩薩說的,普願沈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刹。我雖然是業重的凡夫,幸虧聽到了這種念佛法門,勉力要學普賢菩薩的大願,所以奉勸一切沈沒在生死海裏頭的衆生,大家都趕緊發心,趕緊念佛,趕緊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去。
現在各處叢林裏頭,都定出了規矩,每天的朝夜,全寺的僧人,一齊都要到佛殿上去做功課,叫做朝課夜課。雖然各叢林所念的,或是稍有不同的地方,但是大段總是差不多的。講到做朝夜課的道理,那是從前許多大祖師,因爲恐怕那班修行的人,不曉得切實用功,求了脫生死,所以特地定出這種功課來,好讓他們每天做些實在的功德,也可以報答那各方施主的恩惠。地藏經上說的,出家人沒有真實的道行,只曉得貪得人家的布施,空受人家的恭敬,那是不免要墮落到無間地獄裏頭去,受千萬億劫的大苦惱的。趙州禅師也說,出家人若是今世裏不能夠了悟大道,到後世去,一定要披毛戴角,去償還那施主的債的。可見得現成飯實在不容易消受的,福德夠不上,就是叁惡道的種子,不是很可怕的麼。照這樣講起來,就是我們在家人,有些靠了上輩的福,留下了許多産業,不消得辛辛苦苦去做事情,就安安穩穩的過日子。若是不曉得修功德回向,報答父母的恩,就是不孝的大罪業。所以蓮池大師七筆勾裏頭說的,父母的恩,不是一切的世間法,能夠報得來的,一定要修出世法,能夠使得父母超生淨土,才可以算得是盡了做兒子的道理。講到出家人,確是要切切實實的修,求了脫生死,將來成了佛,再到這個世界上來度衆生,才算是報了佛恩。就是在家人,若是盡管糊糊塗塗過日子,不依照佛法去修行,怎麼可以報佛同父母的大恩德呢。所以現在這種朝夜課,不獨是各叢林裏頭,都依照了祖師定的規矩,天天的念,就是在家人所辦的淨業社,居士林,蓮社,各種佛會,也都學那叢林的規矩,除了定的念佛功課外,每天的朝夜,也做這種功課的。但是做的功課,雖然是一樣的,實在還有些不同的地方。各處的大叢林,大半是禅宗的一派,禅宗是重在明心見性,講究般若真空的道理,本來是沒有什麼功課的。後來宗門下的祖師,自己或是先從教門入手的,因爲哀憐那一班學佛法的人,根性薄弱,業障深重,人我空,法我空的道理,絲毫不曉得,只有那無明妄想,在一切境界上流動,這樣的人,怎麼能夠明心見性呢。所以定這朝課,教他們每天清早,心地還在清淨的時候,先到佛前去禮拜,念各種的神咒,求佛菩薩威神加被,消滅罪業,增長智慧,可以容易悟道。後來再念心經,教他們明白自性清淨心的真相。再念佛號數百聲,或是數千聲,數萬聲,希望業報盡了,就往生西方。把這所做的功德,回向法界,求頓時就證得法身。再祝贊韋陀菩薩,求菩薩保護行人,消除魔障。做了這朝課後,才去用那宗門裏頭的功夫。到了晚間,又做夜課,念阿彌陀經,大忏悔文,普賢行願,蒙山施食,再念佛回向。這是專修的淨土法門,因爲恐怕參禅不能夠了悟,後世要轉到人天福報裏頭去,所以回向淨土,求願往生西方。這樣的修法,若是能夠明心見性,自然是最好,就是不能夠明心見性,也可以生到極樂世界去,橫出叁界,不再受那第叁世怨的福報。所以祖師定的這種朝夜課,實在是爲了末法苦惱衆生,想的最穩當的修法。講到在家人做的朝夜課,那不是求明心見性,是專門求生淨土的。好在各種經咒,都是大乘經,對那淨業正因裏頭,讀誦大乘這一條相合的,所以也可以算得完全是淨宗的修法。我這一卷佛法大意,前邊先大略說些二空的道理,同心性的情形,後來專門勸修淨土,總算是同各派的宗旨,都有些合著的。但是我還有最要緊的一句話。記得大集經裏頭,佛預先料到末法的衆生,億億人修行,少有一個能夠得道的,只有念佛求生西方,可以度脫生死。佛是一切都知道,一切都見得到的。既然佛說,只有這淨土法門靠得住,那麼怎麼可以不聽佛教訓,不修這淨土法門呢。所以我勸修不論那一宗的人,還是大家發願,專心修念佛法門,求生西方的好。不要說參禅不容易大徹大悟,就是真的能夠悟了道,明心見性的人,也應該發願求生西方。你看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樣的大菩薩,尚且要發願求生西方,何況我們平常凡夫呢。永明壽禅師說的,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這幾句意思,是說倘然修禅宗,不修淨土,那麼十個人裏頭,倒有九個人走差了路的。若是不修禅宗,只修淨土,那麼一萬個人修,就一萬個人都可以到西方去的。照這樣看起來,那是禅宗的大祖師,也勸人修淨土的。修行的人,應該可以明白,淨土實在是好,一心修淨土了麼。
《佛法大意》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