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主要有哪幾類?
總的來說,只要皈依了佛教就被稱爲佛教徒。佛教徒可以分兩類:出家衆和在家衆。出家衆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尼;在家衆包括優婆塞和優婆夷。
比丘也稱爲乞士,是指年滿20歲,並且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必須遵守一定的戒律,需要護持叁衣一缽,要乞食自活,居住在阿蘭若處,少欲知足,遠離所有世俗的煩惱,要精進修道,目標是爲了證得涅槃。
比丘尼也稱爲沙門尼,也就是尼姑,是指年滿20歲,並且受過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
沙彌是指年齡不到20歲的出家男子,也就是小和尚。沙彌需要受十戒。小孩子出家就稱爲沙彌;如果年齡超過了70歲,就不能再受具足戒,只能受沙彌戒,成爲沙彌而非比丘。
沙彌尼是指年齡不到20歲的出家女子,要在受過十戒以後,稱爲沙彌尼。
式叉摩那尼也稱爲學法女、正學女,如果沙彌尼想受具足戒成爲比丘尼,應該在2年之中學足六法,也就是不殺、不盜、不淫、不虛诳語、不飲酒、不食非時食,在這期間被稱爲學法女。
優婆塞也稱居士,指在家裏信佛,並且受了叁皈依的男子。如果五戒圓滿的話,就稱爲滿分優婆塞。
優婆夷就是女居士,指在家裏信佛,並且受了叁皈依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