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禅定是指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所謂禅,是指不執著于所有境界相;所謂定,是指內不動心。所謂“禅定”,是指念心清淨,外禅內定。所謂外禅內定,是指禅定一體:對外境不起緣染,對塵世種種的欲望不動心;對內心也沒有貪愛,沒有執著,既不昏沈也不糊塗。
禅定的過程是先從入靜開始,然後至靜,再後寂靜,最後達到忘我的境界;也就是從身空到心空,再從心空到虛空法界的過程。但是,要真正做到禅定的境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還必須要具有超越一切的精神力量,才能夠突破所有生理、心理和意識上的障礙,最終達到禅定。
禅定有六法,分別是:靜,即放松下來;定,即專心致志;止,即擺脫一切私心雜念,讓大腦放松;觀,即一心一意地觀想,令意志堅強;覺,即感覺敏銳,思緒空明;同,即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