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文 〗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 釋義 〗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或被關押在牢房,手上帶铐腳帶鐐;心念觀音威神力,釋然終能獲免脫。)《法苑珠林》一書有所驗證。
唐代人董雄,貞觀年間,曾爲大理寺丞(最高司法機關首腦)。他幼年就敬奉佛教,並持素食。後來,他受李仙童事件的株連,與王忻等數十人,一同被關押進監獄。董雄專心至志念誦《普門品》,身上的枷鎖就自己脫落于地,鐵鏈、鐵鎖卻仍完好勾連一起。獄吏禀告禦史張守一,張守一驗看後大爲驚愕,重新給董雄戴蔔枷鎖,並加上封條印後離去。董雄仍舊念經,枷鎖又自解脫,嘩啦一聲落在地上,封條印一點也未損壞。同獄的王忻,原來最不信佛,每見其妻誦經,就譏諷說:“怎能去討好異端邪說?”見了此事,才知佛力廣大,深悔不信之錯。于是虔誠忏悔,念誦觀音菩薩名號,枷鎖竟也脫落。一時官府內外皆知此事,聞者無不驚奇。結果同獄囚犯都因此獲得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