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光尊者,北印度缽伐多國人。原爲古印度約六世紀時之王子。據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載,尊者與護法論師等同爲十大論師之一。
尊者相貌端正,威儀絕妙,出生七天,即知佛法。據《大唐西域記》卷四載,尊者英傑而弘敏,博物強記。住于中印度秣底補羅國之僧伽藍,除習大乘,未窮其玄奧,因覽《毗婆沙論》,心生欽羨,乃舍大乘而學小乘,後造論數十部以破大乘;又俗書數十余部,斥先進先哲之典論。
尊者于佛經研究雖久,卻疑情未除。其時,有提婆犀那羅漢,常往來于兜率天,師亦願見彌勒請益決疑,遂與羅漢同至天宮谒彌勒,然僅行長揖而不禮拜。羅漢言:“慈氏菩薩次紹佛位,何乃自高,敢不致敬?方欲受業,如何不屈?”尊者對曰:“尊者此言誠爲指誨,然我具戒比丘、出家弟子;慈氏菩薩受天福樂非出家之侶,而欲作禮,恐非所宜。”因此往來叁反,不得請疑。後師欲重求觀禮,然因我慢心終不可得,後入山林修發通定,又因我慢未除,不得正道果。後尊者精進不息,終成正果。
有《辯真論》等著論百余部,今《大藏經》保存了七部。據《大慈恩寺叁藏法師傳》卷二載,其弟子密多斯那曾教唐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