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尊者即普光菩薩。唐代僧,籍貫、世壽均不詳。
尊者資性明敏,師事玄奘叁藏于慈恩寺,精苦恪勤,聞少證多,玄奘默許之。人稱大乘光。
自貞觀十九年(645),玄奘首創翻譯場,至麟德元年(664)終于玉華宮,凡二十載,譯經共七十五部一叁叁卷,多爲普光筆受。永徽五年(654),玄奘譯出《倶舍論》,首先密授尊者。尊者因撰《倶舍論記》叁十卷經詳解之,爲倶舍論叁大疏之一;後由弟子圓晖爲之略作十卷,倶舍宗奉爲要典。另著《倶舍論法宗原》一卷、《百法明門論疏》等。普光尊者之倶舍學實總集玄奘正傳者。
普光尊者即普光菩薩。唐代僧,籍貫、世壽均不詳。
尊者資性明敏,師事玄奘叁藏于慈恩寺,精苦恪勤,聞少證多,玄奘默許之。人稱大乘光。
自貞觀十九年(645),玄奘首創翻譯場,至麟德元年(664)終于玉華宮,凡二十載,譯經共七十五部一叁叁卷,多爲普光筆受。永徽五年(654),玄奘譯出《倶舍論》,首先密授尊者。尊者因撰《倶舍論記》叁十卷經詳解之,爲倶舍論叁大疏之一;後由弟子圓晖爲之略作十卷,倶舍宗奉爲要典。另著《倶舍論法宗原》一卷、《百法明門論疏》等。普光尊者之倶舍學實總集玄奘正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