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羅胝子尊者,名刪阇夜。是古印度苦行六外道之一,所以只稱其母名。
佛教認爲,世間衆生的一切苦樂,都是過去世的因果報應。
據《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維摩經·弟子品》等載,尊者爲外道六師中之第叁師。苦行外道,淘槽飲汗,拔發灰身。經生死劫數間,自盡苦行,認爲苦行如縷丸轉于高山,縷盡自止一般,因此,解脫要順應自然,既然過去世做了惡事,就要接受苦果的報應,待八萬劫苦果受盡,自然就能獲得解脫。
後歸依佛教,成阿羅漢果。
毗羅胝子尊者,名刪阇夜。是古印度苦行六外道之一,所以只稱其母名。
佛教認爲,世間衆生的一切苦樂,都是過去世的因果報應。
據《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維摩經·弟子品》等載,尊者爲外道六師中之第叁師。苦行外道,淘槽飲汗,拔發灰身。經生死劫數間,自盡苦行,認爲苦行如縷丸轉于高山,縷盡自止一般,因此,解脫要順應自然,既然過去世做了惡事,就要接受苦果的報應,待八萬劫苦果受盡,自然就能獲得解脫。
後歸依佛教,成阿羅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