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無憂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
在佛教經典中,”莊嚴“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一是具德義,一是衣飾義。也就是說,以善美飾國土,以功德飾衣身曰莊嚴。尊者達到了莊嚴與無憂的統一。其佛性的修煉達到了完善的境地。其中最常用的是裝飾美盛、端正尊嚴之義。端正尊嚴不僅體現在外在的形象上,更重要的是指內在的品德;內由外顯,只有具備高尚的品格,才能真正呈現莊嚴的面相。
”憂“是指憂愁煩惱,這是應該加以摒棄的,否則就會如《智度論》卷二所說,”心沒憂海,不能自出“。尊者刻苦修習禅定,不僅自己擺脫俗世的憂惱,還盡力將衆生之心從”憂海“中拯救出來,他莊嚴的面相正是爲了向衆生昭示擺脫憂惱之後的靜谧平和的心理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