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禅修之時不要執著覺受
現前有很多禅修的人說,他平時在修行當中有很多覺受,其中有好的覺受,也有壞的覺受。當感覺自己的禅修非常舒適的時候,內心就會非常喜悅;但有時禅修又會有令人不悅意的覺受,貪嗔癡煩惱非常沈重,此時內又非常沮喪,覺得自己的修行非常不好。
要記住,無論你的覺受是好還是劣,都說明你現前的見解並不圓滿,也不清明。從修行角度而言,無論賢劣,呈現覺受都是見解增上之過程,但是從覺受本身呈現來說,他並不是最了義的見解,所以並不值得我們去執著。
我們以前說過,漂泊輪回的根本是執著,因此雖然覺受是見解增上之過程,但此時若執著覺受,又如何脫離輪回而成辦解脫呢,所以要放下一切執著,對于修行人來說,尤其不要執著自己的覺受。
當然,要放下對覺受的執著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以前有人對我說,他並不是一個執著的人,平時也沒有什麼可執著的對境,但是他前兩年曾經有一個感覺,是否可以請上師開示一下?
前兩年瞬間而呈現的感受,在兩叁年之後還耿耿于懷,這難道還不叫執著麼?我想若是覺受有一個具體形象的話,恐怕他會把這個執著放在堅固的鐵桶裏面鎖起來,等待上師來的時候再把它呈現給上師,但覺受是無形無相的,因此無法把覺受放在鐵桶或鐵架子裏,只是把它牢牢地執著在心中。
我們再舉個例子,如果你走進一間佛堂,看著佛臺上的佛像和曼紮盤,內心不由地開始分別:“爲什麼佛像與曼紮盤必須以這個順序擺放,換一個方向是否可以?”當你不斷執著于此的時候,這尊佛像和這個曼紮盤就開始影響你的身心。 如果最終他們沒有按照你的想法擺放的話,你可能還會一直煩惱下去。雖然他們並沒有主動招惹你,只是靜靜的被擺置在那裏,但是由于你自己去耽著他的緣故,佛像和曼紮盤就成爲你情緒飄動的一個緣。
因此,我們面對各種覺受也同樣一個道理,我們的覺受無論是好是壞,都是見解增長之過程,但如果對覺受過于執著的話,那麼覺受反就成爲煩惱,成爲輪回之因,與解脫也越來越遙遠了。因此修行之中無論呈現何種覺受,都不要去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