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修行要斷除惡念之發心
我們說過,修行要斷除惡念之發心。所謂的惡念發心有兩種:一種是爲了追求世間利益而發心;另外一種是爲了遣除世間違緣而發心。這兩種都是修行人需要斷除的惡念之發心。
什麼是追求世間之利益呢?例如在漢地的很多寺廟,每逢初一十五香火就會特別鼎盛,尤其在沿海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都供有觀世音菩薩或關公等,人們天天都在他們面前燒香叩拜,祈求能夠升官發財,能夠多賺點錢。這些都是世間八法之發心,就叫做惡念發心。這種發心必須要斷絕。
第二種是希望遣除世間違緣。例如自己身患疾病,或者家裏這段時間多災多難,就希望自己能通過信仰佛教來遣除這些障礙或病魔等等,除此之外,進入佛門也沒有其他目的。這些也叫做惡念之發心。
我們若懷有這樣的發心而修法,不要說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否能播下成佛之種子也很難所言。因此這種發心必須要斷絕。
當然,對世間人而言,內心對世間産生難以割舍的情感也是很正常的。要求我們現前就對世間不再存有任何留戀是不現實的。即便如此,作爲希求解脫的修行人而言也要時時反問一下自心:自己天天修法的目的究竟是爲了追求升官發財還是爲了往生西方?試想一下,每天爲了世間福報而念誦和爲了獲得解脫而念誦,功德孰大孰小?
要記住,同樣是修法,發心不同則結果也完全不同。爲了度化一切衆生而發心,依靠這種發心的力量可以消除無始時來所造的一切習氣和障礙,能對治一切煩惱,獲得無量之功德。不但能獲得出世間解脫的功德,也同時圓滿世間的一切福德。
相反,若僅僅爲了追求世間八法而修行者,即便獲得了福報,也是很有限製的稍許之福報。我們時時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旁生道,他們與人類相比,誰的福報智慧大?當然是人道衆生。因爲人的業力比旁生道的業力要輕,所以智慧與福報也更大。既然我們現前已經得到了這樣的人生,就應該把這些福德智慧用在正確的對境之上,去成辦更高的快樂---解脫才對。
所以,我們的修法時應時時反觀自心,若要是內心具有上述兩種惡念之發心時,就需要立即斷絕,而將發心轉化成爲度化一切衆生而發心修法。這一點非常重要,對于希求解脫的人而言,時時要銘記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