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定解寶燈論新月釋——下▪P12

  ..續本文上一頁,觀待于分別心狀態下的凡夫,則還只是暫時的雙運,究竟的雙運應是無生的大空性與心的光明本性的雙運。以上種種例證,表明了一切聖者皆已證得如來的果位,宣說了一致的法。

  又全知麥彭仁波切在給沙格西的辯論書中說:“是故殊勝義之本性中,前後智者成就同密意,如能建立雪域持教衆,無需辯論依法獲安樂。”即對于諸法的勝義本性,宗喀巴大師以前及以後的智者與成就者們的究竟密意皆爲一致,若能建立起這樣的理念,則雪域諸派講修佛法、統領大衆的大德們便無需再作辯論,均可依此了義觀點。

  關于格魯派的究竟見,除了上述引用的根據外,宗喀巴大師在給仁達瓦上師的信中,也講到了究竟的法界是空性與光明的雙運。在宗喀巴大師所著的修法竅訣《甘露妙藥》中也說,雖然勝義本性是四邊遠離的空性,但更重要的是應對與空性雙運的光明生起定解,遣除疑惑。

  宗喀巴大師有四位大弟子,他們的弘法事業如虛空一樣廣大,曾有弟子問克主傑:有說大圓滿是最了義修法,有說其不了義,還有些說它不是正法,究竟哪種觀點正確?克主傑說:大圓滿是真正殊勝了義的,是蓮花生大師、益西措嘉空行母所了達並傳下的無上法門,不存在丁點錯誤與不了義。如果對此作毀謗,則是到無間地獄遭受痛苦的因。

  另一位大弟子是貢目塔瓦江臣,他一直隨侍在宗喀巴大師的左右,在《密宗寶藏論》中記載,宗喀巴大師對他傳授的秘密修法是現空無二的大雙運,而且指出了這是大中觀、大手印與大圓滿一致之處,並且他說:“宗喀巴大師對別人傳了什麼我不得而聞,但對我是傳了以光明爲主的他空。”

  班禅洛桑秋甲江臣著寫了一部講述大手印修法的論典《如來道論》,該論主要論述了大中觀、大手印、大圓滿互不相違的修法。

  五世DL喇嘛的上師花局泠主曾給五世DL傳了將大中觀、大手印、大圓滿叁大修法融于一味的殊勝修法。

  五世DL在《新密宗密集金剛續釋》中說,勝義本性是現空、明空無二的大雙運。

  又薩迦派的上師仁達瓦雖然在早期對覺囊派的他空見作了有必要的破斥,但後來在深山閉關修法時所寫的道歌中說:衆生心的本性不但是無生的大空性,而且還是無爲法任運的大光明,兩者大雙運是了義的如來藏本性。並作了贊歎。

  還有薩迦派的果仁巴大師雖然對宗喀巴大師的許多觀點提出了辯論與破析,但他在《入中論釋》的結尾處說,真正了義地講,雪山各派的論師在證悟遠離四邊的勝義本性見解上沒有任何區別,都是登地以上菩薩的示現。

  雪域八派之一的布頓派弘揚的也是他空見,布頓仁波切的《如來莊嚴論》中說,究竟心的本性遠離了四邊,遠離了二取的分別心,是與空性無二的無爲法清淨大光明。

  覺囊派的多羅瓦·喜饒江臣在《中觀了義論》中還說:“在入定時法界的本性是遠離邊、戲的大空,在出定以妙慧觀察如來藏光明時是他空,這兩者互不相違。勝義究竟的本性從空性角度而言,如同石女兒、兔角及空中蓮花一樣是本不存在的大空,故是自空,這以般若經典及龍樹菩薩解釋般若經典的衆多論著爲根據;而從光明角度而言,第叁轉*輪的了義經典,及《寶性論》等論典中作了宣說,光明與無生大空雙運而存在。”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他空獅吼論》中指出,覺囊派等的他空是按照第叁轉*輪所诠示的如來藏光明而宣說的,根據見名言清淨的理論抉擇了如來藏的常住、不變、不虛妄,根據勝義的空性理論抉擇時,如來藏本性也是遠離邊、戲的大自空。

  名言有兩種,一是有二取的衆生面前顯現的萬法,暫時來說可作爲正量,二是以見名言清淨的理論來抉擇的如來藏光明或大圓滿的光明頓超,這是佛的智慧,是真正究竟的正量。

  在宣說大空性時,已間接宣說了大光明,在宣說大光明時,也同時意味著宣說了大空性,這兩者是無二無別的大雙運。

  全知麥彭仁波切的弟子堪布剛華說:把現空分開有很大的過失,若把現空以一味雙運來宣說,則既是究竟的自空,也是究竟的他空,弘揚這種觀點的教派在各方都能立于不敗之地。

  現空雙運有兩種:一是菩薩出定時所見世俗緣起與空性的雙運,這是暫時的現空雙運;另一種是諸佛菩薩入定時所見無生空性與大光明的雙運,這是究竟的現空雙運,根據以上的論證可以了知,雪域各派在究竟上都承認是究竟的大空性與大光明的雙運。證悟這現空大雙運的是究竟的智慧,而不是無明分別心,並且在究竟的修法上,都屬于大圓滿心部的竅訣。

  隨教唯識的如來藏光明、《大幻化網根本續》中本來清淨的光明、一切顯現都是本尊、妥嘎的光明、萬法本基的無量功德,這些都是他空方面的觀點。般若大空性、徹卻本來清淨的大空性、衆生煩惱執著本來寂滅這些都是自空方面的觀點,自空與他空互爲一體,猶如火與火的熱性不可分離,宣說兩者的經典各占一半。故佛教各派並不相違。

  弘揚各個教派的祖師,雖顯現各異,實則均爲同一如來的化身,這可在蓮花生大師、阿底峽尊者、薩迦班智達、宗喀巴大師等許多成就者的授記或論著中了知到。具體可參閱索達吉大堪布著的《略說佛教各派互不相違》。

  我們即使對外道也不能以煩惱心去诋毀,否則佛果會離我們越來越遙遠。《時輪金剛》十四條根本戒中,第六條即有禁止以嗔恨心誹謗外道教法。又了義經典中有說在外道中間也有許多諸佛菩薩的化身。對外道尚且應該如此,何況對內道的各個教派呢?

  不但在白天,即使在夢中也不能生起對他派誹謗的念頭,或許有人問:夢中作不了主怎麼辦?只要白天認真聞思、如理抉擇,真正了知各派互不相違,一般夢中便不會作出超過你定解的行爲,也還有人因以前的習氣成熟,夢裏還會出現誹謗的情況,這就要在平時加深定解,並勵力忏悔以對治。

  有說自宗大圓滿,已經勝過大手等,

  無證則無道名言,若證密意一致故,

  理證應理不可分。

  以前有少數修學甯瑪派的人認爲大圓滿已經勝過了大手印、大中觀、道果等法,于是仙人回答說:如果就沒有證悟的人來說,則他相續中並未具有大中觀、大手印等的見,這樣就沒有這些“大手印”等道的名稱,也就談不上與大圓滿的比較,如果通過大手印、大中觀等已經證悟,則所悟到的密意與大圓滿一致,這樣從理論上可看出他們並無高下之分。

  如是一切無上續,第四灌頂諸智慧,

  大圓滿中無分別。

  無垢光尊者說:在證悟者面前各派了義的觀點互爲一致。依科喇嘛秋讓珠央說:未證悟者多覺各派相違,但證悟者依修法所得的感受,對顯密了義的經續及雪域大乘各派都能平等地生起信心。班禅洛桑秋甲江臣也說:證悟者前一切佛法均不相違,尤其大乘各派了義的觀點完全一致。

  下面指出新舊密續的區別:

  然彼諸源大圓滿,心界竅訣部所分,

  深廣殊勝之密要,余宗曾無之修法,

  衆多零散之竅訣,不必說爲差別法。

  然而其余如大手印等各派,均源自大圓滿心部的竅訣。大圓滿分爲心部、界部、竅訣部,其中竅訣部深廣、殊勝的密要,是在余宗如大中觀、大手印、道果、息滅等法門中所沒有的修法,竅訣部中衆多零散竅訣,更不必說是獨特的了。

  比如大中觀指出萬法的法界本性即是心的本性;大手印中心的本性爲基,通過先止後止觀雙運的修行爲道,圓滿證得心的本性爲果,遠離忽然的垢障;“道果”法也是遣除分別心,以智慧證悟心的本性,獲得究竟的果,其所依《喜金剛續》的觀點是,一切幻化的法在外境中沒有堪忍性,無情法均是假立幻化,在世俗中是無明的幻化,勝義中則外、內,自體、他體均不存在;“息滅”法是直斷煩惱痛苦,最後證悟的竅訣也與大圓滿心部部分竅訣相同。

  但以上諸派與大圓滿竅訣部有著顯著的區別,大中觀等是先以分別心漸次修行,而大圓滿竅訣部則是直斷煩惱,從一開始便已以智慧而感受。另外,以衆生相續中清淨的信心,依憑金剛上師的竅訣,即可證得無有生滅的虹身佛果是大圓滿竅訣部的不共同特點。

  說大中觀等宗派最究竟的竅訣是大圓滿心部的竅訣,是因爲:這些宗派的祖師都是在印度主要求得心部的竅訣後流傳下來的;他們所著儀軌或對密續的注疏等法要中最高即是心部的法,而沒有界部與竅訣部的法。

  其余各派均源自大圓滿,大圓滿本身則又分爲心部法、法界部與竅訣部。這叁部各各包含衆多分支。其中心部著重于解說心的光明,指出萬法均是心的幻化,如外境中的紅黃藍綠諸種顔色可在鏡子中顯現,也即是鏡子的幻化,同理,對有情而言,這些顔色等外境也都是心的光明所幻化,這幻化的萬法與心既不是一體,也不是多體,是假立的緣起法,它不是堪忍實有的法。

  這裏應該特別強調的是:大圓滿心部不能與隨理唯識所诠述的阿賴耶、自證分、依他起等同,前者是與大空性雙運的無爲法,而後叁者是刹那有爲法,關于這點,無垢光尊者在《法界寶藏論自釋》中有專門論述。

  以外、內、密來表示大圓滿的心部、界部、竅訣部,並不是象要進入一座房子,需先後穿過叁扇門一樣,即先後經曆這叁個階段後才可證悟的意思,而是象一所房子,通過叁扇門中的任何一扇門都可以進入,但叁扇門的大小,便利程度各有差異,即表明後者較前者更殊勝,前者相對于後者成了共同法,後者相對于前者則具有不共同的殊勝性。

  衆多零散的竅訣是指成就上師(如來)的意傳、持明的表示傳和補特伽羅耳傳,還有如《上師心滴》等論著中的直斷與頓超雙運的甚深修法。大圓滿竅訣部又大致可分爲外、內、密、極密四種,外竅訣部如身體,內竅訣部如眼,密竅訣部如心髒,極密竅訣部如一切具足的人,直斷與頓超即是極密的竅訣,極密竅訣的修法即使在大圓滿心部、界部以及竅訣部的外、內、密修法中也不具有。

  這些是簡…

《定解寶燈論新月釋——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