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定解寶燈論新月釋——下▪P33

  ..續本文上一頁性之故也。如是等性之自然智慧,在光明大圓滿中所成之義已用甚深經續及教理抉擇了。

  由上述對共同所見境是“唯空”、“唯現”兩個極端觀點的破析,可以得出結論:一切諸法在勝義中是現空無有分別或者是與實空無別的顯現。本性都是現空雙運的大平等,遠離了對輪回與涅槃、常與無常、現與空、以及能取與所取、有與無等法的偏袒,因爲諸法在實相上本來即是大平等之故。這個究竟的共同所見境,在前面講述大平等的光明大圓滿時,已依現量、比量、聖言量叁量圓滿地抉擇了。

  辛二、成立世俗之大清淨

  此無上大圓滿之義,以分別心無法了達,而依靠如理修行後,方才現量感受。由此能對大圓滿竅訣部法生起堅定的信解:

  修道此時依淨見,不淨顯現自解脫,

  解信金剛聖教義,所謂現有淨法身。

  如是所說義在修持之道位時,依于淨見量之理證道,對外內一切不淨顯現乃本來清淨大智慧現有自解脫之清淨法身之金剛聖教密義能生起決定的解信。

  大圓滿修道有別于前八乘有功用、加行的修行,是極放松地安住在大清淨心的本性中。故對于已現量感受到大清淨的大圓滿瑜伽士來說,內、外的一切不清淨顯現都自然解脫,蕩然無存(如人夢醒,夢中境象自然消失無余)。故不需要再以專門的智慧與方便去遣除實無存在的煩惱等不清淨相。在聞思階段了知了這一不共的特點後,便會對一切器情世界都是清淨法身的金剛聖教(無上大圓滿)之義,生起堅定的定解與信心。

  下面闡述生起信解之理由:

  是故幻化網續雲:五蘊如幻現無偏,

  彼者即是淨尊現,生信彼教密意義。

  是故無二續之《大幻化網根本續》中雲,五蘊無有自性猶如幻化之顯現,其遠離偏墮,是本來清淨之刹土和聖尊。對此甚深密義能生起不退轉的信心。

  《大幻化網根本續》屬第七乘生起次第,主要宣說衆生的色受想行識五蘊都沒有本體存在,本來即屬幻化,在有實執的衆生前雖然顯現不清淨之相,但實相上從來不曾偏墮到不清淨相之中。在《大幻化網根本續》第二品中,直接宣說了五蘊分別是清淨的五佛,依次是:色蘊清淨爲法界體性智的中央自性毗盧遮那佛,清淨癡心後所得;識蘊本性是東方不動佛,代表大圓鏡智,清淨嗔心後所得;受蘊本性是南方寶生佛,代表平等性智,清淨我慢後所得;想蘊本體是阿彌陀佛,代表妙觀察智,清淨貪欲後所得;行蘊本性是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清淨嫉妒後所得。因此衆生的五蘊身心本來就是五部佛的總集體。宣說此義的目的,是針對有不清淨五蘊存在的實執衆生,通過將五蘊轉化爲清淨的五部佛這一組有形相的不了義本尊,而證得究竟大清淨的了義本尊。

  《大幻化網根本續》中還宣說了衆生身心中的四十二寂靜本尊,這四十二寂靜本尊也不是住在他方刹土,而是衆生的五根等(蘊支)的世俗實相。

  但在《大幻化網根本續》所屬的瑪哈約嘎自宗,對于爲什麼五蘊清淨後成爲五佛,爲什麼這一對應關系不能改變,如爲什麼色蘊不可以轉變成東方不動佛等沒有論述。如同顯宗第二轉*輪宣說的大空性未涉及法界實相中的大光明,故相比于第叁轉了義*輪可說爲尚未了義一樣。如果了知了上述大圓滿竅訣在修道時“不淨顯現自解脫”,則自然對《大幻化網根本續》中五蘊爲清淨的五佛生起信解。因爲在大圓滿竅訣部的現基中,五蘊與五佛都不存在,都自解脫爲大清淨,故實質上五蘊本體即五佛,五佛本體即明空明空雙運之法身智,因衆生對五個蘊集的執著,而宣說爲五佛,此其一;現基第二刹那即顯現萬法,這時在菩薩出定及已證得大清淨的(如來)盡所有智前,現量見到五蘊本性即五佛,此其二;在世俗凡夫前,雖不能現量感知五蘊即五佛,但其各自的力用相同,如色蘊的力用與代表法界體性智的毗盧遮那佛相同。因此在阿底約嘎(大圓滿)高度來觀察瑪哈約嘎(生起次第)時,會對生起次第的善說産生出堅定的信解。

  法王如意寶在一首道歌中也說:離開大圓滿的智慧眼,很難理解五蘊即五佛,五毒即五智。

  從傳記中也可以看到,有些高僧大德在遇到馬牛等旁生時,也退在路邊,恭敬合掌,讓馬、牛等先過去,因爲他們以入定的智慧力用,在出定時把一切都見爲清淨的本尊,現量了知這些旁生在本性上即是五部佛。

  這些講解在《定解寶燈論》的其余講義中較少提出,是按法王如意寶的觀點而講的。

  下面開始從低往高觀察名言量,最後得出佛智所見的大清淨大平等是究竟正量:

  膿執盡時知迷亂,于彼修持能見水,

  淨大佛子見水塵,一一如數無量刹,

  見水瑪瑪格佛母,究竟斷除二障時,

  現見雙運大等性。

  餓鬼所執著的“膿”,當其業力報盡時,知道此乃迷亂習氣之顯現,通過觀想修爲水或轉生人道後,真實見爲水。而清淨之大佛子則見到一水塵上有無量刹土,及見到水爲瑪瑪格佛母,在究竟斷除二障及其習氣之佛位時,現量見到雙運大等性的究竟實相。

  餓鬼在經長久苦報後,或善緣成熟而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下,業力轉輕,了知膿血原來是迷亂的顯現,其實則是清淨的水,于是觀想成水去修持,最終餓鬼執水爲膿的習氣消盡,人道習氣現前,現量見到的是水。在人道中,又因善緣成熟,皈依了叁寶,聞思了佛法後,了知這水也是人道的習氣所感現,業障清淨後,即可見到清淨的本尊。繼續按此修行,最後就可真實見到水原來是瑪瑪格佛母。

  而顯宗八地以上的菩薩又被稱爲清淨的大佛子,他們出定時見到器情世界都是黃金、珠寶莊嚴的清淨刹土與清淨的本尊。人所見到的水,他們見到的不是水,而是每一水的微塵上都有無量的清淨刹土,而究竟斷除二障習氣種子之佛則現見其爲淨等雙運之大等性。

  這也正是一切有爲法都是虛幻、假立的緣故。密勒日巴尊者顯現的小容大,虛空成質礙等神變,以及密續中說證悟者可以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放在地上,地上的樹種到虛空中,還有以前成就者示現的毒藥變甘露,石頭變黃金等的神變,這些聖者任運示現的神通現量說明了一切有爲法虛幻、假立的緣故。

  不但一滴水中有無量刹土,就是水的一微塵及一發尖上也有無量的佛在無數刹土中廣轉*輪,且互不相雜。這個世俗實相在我們凡夫看來不可思議,因爲我們對萬法有實有的執著,認爲大與小是固定關系,只能大包容小,而小無法包容大。但這只是凡夫狹隘分別心的執著及業力所致,實際上大小都不存在,都是幻化之物,故可任意幻變。而且平時我們也會遇到此類例子,如我們在臥室中睡覺時,夢到一大片草原,許多人在草原上賽馬、嬉戲。這草原的範圍早已突破了臥室,但誰都知道這是習氣的幻化,完全可以成立,且不會當真。同樣,以大光明幻化出來的萬法,也可以大小互攝,一水塵中含攝有無量刹土也就很輕易能理解了。

  在這裏,實相與現相分開而抉擇,究竟實相是大圓滿的本基,佛見的大等淨,暫時的實相是清淨刹土與本尊,現相則是六道衆生的所見。

  現在還在世的一個成就者,能在手指上現出亡人所在的地方及形象,當亡者在惡趣中受苦,家人爲之者發願行善,願其脫離惡趣時,成就者一彈指,手指中的亡者就冉冉上升,直接往生到了清淨刹土。

  這些是以比喻相似的講述,真正現量見到的只有諸佛菩薩。

  在《大幻化網根本續》第十一品中詳述了五大即五佛母。我們面前的水,大佛子見到的是瑪瑪格佛母,浸到水裏時,也有潮濕感,且産生無量的叁摩地,感受無量的大安樂,這對大佛子而言仍然如幻如夢,毫無執著,新密續中說,雖然萬法都是幻化,但觀修幻化中的清淨本尊,是修法中的一種強力方便,能迅速成佛。水有潮濕的本性,而瑪瑪格佛母同樣也有潮濕的本性,水在世俗實相上成爲瑪瑪格佛母,而不是其余,正是潮濕所引起的作用。如是類推地大清淨爲佛眼佛母,火大清淨爲白衣佛母,風大清淨爲救度佛母,空大清淨爲法界自在佛母。

  不聞思這些甚深法要真正可惜,聞思有定解後不修持也真是可惜,修行不精進,叁天打魚,兩天曬網同樣還是可惜;遠離了這些錯誤,認真聞思修行,不需要很長時間就可得到佛法加持的甘露,獲得證悟,這也是很容易的事。

  瑪瑪格佛母等是大佛子出定時所見的世俗實相,但這時尚有所知障的習氣,相對于八地以下的菩薩見到的不清淨幻相,八地之所見雖已轉成清淨,但畢竟還留著這一清淨的幻相,需要遣除。如一幻師幻化出一個餓鬼、一個人、一個天女,最嬌媚的當屬天女,相對于另外兩個有難以盡述的殊妙相好,但還是屬于幻化無常法。因此繼續修行,斷除了二障的種子習氣,究竟成佛後,則見到水等是(明空)雙運的大平等,這唯有在大圓滿竅訣部中才圓滿、明顯地作了宣說。

  在顯宗中有勝義無生、世俗如幻二種平等,在密宗中,有勝義一切平等離戲,世俗一切器情皆爲身智壇城大清淨之殊勝二等。在《大幻化網根本續》第十一品中雲:“二等殊勝二等,普賢壇城刹土。”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講述見解續事時論述密宗在四個方面超勝于顯宗,即《叁相燈論》雲:“一義亦不昧,不難方便多,是爲利根故,極勝密咒乘。”並且密宗之見可分爲見有法之見,見法性之見,見自證之見叁類。抉擇密宗見之四種方式爲一因、文字理、加持及現量。如雲“一因文字理,加持及現量,如依四證相,皆爲大正覺。”故大等淨之見極爲重要,其余的一切學處,皆須隨順于此見解也。故我們應廣加聞思,加以抉擇。

  我們祈禱本尊,應如理地了知觀想爲幻化的形相,這樣才能得到本尊真實的加持,如果執本尊爲實有而祈禱,則即使獲得加持,其力量也很弱。

  下面闡述究竟的正量即是佛智:

  是故清淨之見者,斷除一切障礙故,

  諸法無誤之實相,惟有彼智所現見,

  …

《定解寶燈論新月釋——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