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願宏深駕慈航 心生慚愧發菩提

  佛願宏深駕慈航 心生慚愧發菩提

  “因赅果海,果徹因源,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要不要等?等一萬年能不能等來?等叁大阿僧祗劫能不能等來?(衆:不能)。爲什麼等不來?因爲本來就不來不去,本來就如如不動,以信心得,以智慧得,生而無生。往生極樂世界是不是叫無生法忍哪?往也不必往,生卻無從生,叫往生。

  如果大家,我們的心光跟阿彌陀佛的光交相輝映,感應道交的話,那我們回向哪就超度到哪兒,你回向祖先,祖先就坐蓮花當中走了,離苦得樂。你想到地獄,地獄就空了,地獄現在馬上清涼,熱惱化清涼,火焰化紅蓮,所以佛法是不是如意寶啊?(衆:是)。隨求即得,應心滿願。在這個功德海當中能不能長壽健康?在這個佛光當中,能不能消災免難?(衆:能)。

  請問眼睛會不會念佛?(衆:會)。眼根對色塵而不落眼界,即爲念佛。第六意識在分別法塵的時候不落意識界,即爲念佛。一根會念佛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衆:能)。有沒有經典作依據?哪個經典?《楞嚴經》當中有“一根歸元,六根消殆”。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出自哪一部經?《楞嚴經》。但是你六根一根都不會念佛,你能不能?至少你沒有抓到阿彌陀佛的衣袖子,但是呢,要看師父的悲心,如果你跟到一位師父,他已經大徹大悟,他會念佛了,你跟他的緣份比較深,你對他有信心,他也能帶你去極樂世界。只要有緣,佛就能度他。怎麼度的呢?這在佛法裏叫大悲鐵鈎往生法,他是已經掉下去了,掉到叁惡道去了,諸佛菩薩有個大悲鈎把他鈎上來。

  這社會上有沒有做慈善的?有的人鳏寡孤獨,一輩子窮困潦倒,但是很幸運,被慈善家看到了,慈善家怎麼樣?就把他接到養老院去,還有人服侍他。那個房子是不是他造的?不是他造的。那我們往生的人,是不是我們的功德去往生的?不是。佛的願力宏深不宏深啊?如果沒有佛菩薩,這世間苦難黑暗,衆生沒有一絲出頭之日啊!

  你真的知道佛菩薩恩德這麼重,我們還好意思犯罪嘛,然後造罪,讓佛菩薩再幫我多背一點,好意思嗎?不好意思的。那我們自己活著不是白活嗎,我們活一輩子沒有增加善面的力量、正面的力量,都造的負面的力量。如果不是佛這個大船來幫我們、載我們的話,那我們都“卟嗵卟嗵”掉到水裏去了,那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所以我們也要拿出一點活著的正面的意義來,所以要叁皈五戒修十善,向諸佛菩薩承諾,我們也發菩提心。

  雖然這個菩提心,我們連理解都不知道怎麼理解,因爲菩提心裏面有願菩提心,行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殊勝的、勝義谛的菩提心,講理論可以講好久。但是我們也象小孩子學家家一樣的先做起來,以一種慚愧心哪。我們念阿彌陀佛要不要有愧心來念啊?(衆:要)。佛菩薩是不是凡夫修的?(衆:是)。他們是不是早就成佛了?(衆:是)。佛菩薩爲了利益一切衆生,毫不爲自己想卻早就成佛了。我們整天就算計著自己,整天就自私自利,現在還作輪回的凡夫,我們慚愧不慚愧呀?(衆:慚愧)。要以慚愧心來念佛,這是最基本的了。

  如果連慚愧的心都沒有,怎麼樣?下一句叫什麼?無慚無愧呀!無慚無愧糟糕了,那還怎麼解脫,無慚無愧要下叁惡道的。就是慚愧了,明明我們那個了,其實我們也漂不太起來,如果讓我們直接丟到輪回的海裏的話,也是“卟嗵”一下就下去了。好在有個慈航,秤砣丟到水裏會不會沈底?(衆:會)。放到船上還會不會沈底?不會。所以我們要有個慚愧心,登上諸佛菩薩的慈航,以這樣的心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我們要知道,要有智慧。

  但是學佛,雖然世間人不理解,甚至別人嘲笑你、誹謗你、挖苦你、打擊你,但是諸佛恒提攜啊!你不要在挖苦、諷刺、譏笑、打擊當中退信心,不要退。你保持你的正覺正念,這樣怎麼樣?諸佛恒提攜,斷盡諸魔業。過去所有你挖苦、嘲笑、打擊別人罪業都消掉,《金剛經》裏有這樣講。我們講的每一句話都要依據經典,言語必出于典章啊!要出于經典,我們不能亂說。這樣我們就知道了,要有理論基礎,我們實踐起來就不會疑惑,這個很重要。

  整理:妙然 校對:慧修 編輯:德藏

✿ 继续阅读 ▪ 修心的難與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