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共修《岩洞老人顫抖歌》內容(七)

  共修《岩洞老人顫抖歌》內容(七)

  下面我們來共修聖者上師法王如意寶的《岩洞老人顫抖歌》。前面我們已經觀修了分勸中前五個內容,今天大家來觀修第六部分:勸老僧。首先需要皈依、發菩提心。皈依的偈子:“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衆中尊。”(叁遍。)

  其次發菩提心:爲了利益一切有情,願我當來成就正等覺佛果,爲此,我欲修習聖者法王上師殊勝教授次第。(叁遍。)

  丙六、勸老僧

  

體衰具心老僧人,修持叁學抛崖下,

  

觀汝黑財養家眷,宛若後世定相逢。

  在座的老年出家僧人,現在反觀一下自心,如果你五分鍾內就要去世了,你有沒有要托付或交代的事情?

  (停頓半分鍾)

  你要托付的,是弘法利生的事情呢?還是世間的牽挂?誰是你要托付的人呢?是你的家屬,還是道友?你是否能做到根本不需要托付或交代,坦然,甚至歡喜地在五分鍾裏迎接死亡呢?

  (停頓半分鍾)

  對于家人的執著是人之常情,但是大家已經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人中的精英,是人中最有眼光、能將後世安排得最好的人,因此應該放下這短暫一世中的恩怨情仇。大家既然已經選擇了出家這條道路,就要和世間人有一個很大區別,就要以出家人的本份來要求自己,以精進的聞思修和弘法利生作爲自己的家務,這樣才對得起上師叁寶,對得起自己出家的初衷,對得起現在這個尊貴的出家的身份。

  接下來觀修第七部分:勸名僧。

  丙七、勸名僧

  

聲名赫赫諸長老,行爲效仿俗官員,

  

似與威名閻羅敵,對戰當能降伏彼。

  長老,就是平時說的大和尚,仁波切等等。這是戒定慧功德高的僧人所自然獲得的名望,因此也應該更加精進地弘法利生,讓導師佛陀的甘露妙法解救更多的衆生。但是在末法時代,顛倒的事情很多,很多初學者不了解佛法,不知道標准,所以雖已進入佛門,往往沿用世間的習慣和方式在做事,因此也哄擡起了不少沒有真正戒定慧功德的假冒僞劣長老,他們表面上也裝模作樣地做些弘法利生的事情,但實際上內心裏向往和追求的,還是錢財、名譽等等世間輪回的目標。

  因此各位已經有一定名聲的出家僧人,應該經常嚴厲地反思自己,看自己是否被其他人的贊揚、擡舉所迷惑?是否已經忘失了聞思修行和弘法利生的出家本份?是否也像世間的官員一樣,打起了官腔,擺起了官樣?是否也開始裝高僧大德了?

  (停頓半分鍾)

  如果自己身上有了這樣的現象,那麼上師法王如意寶在這裏教給了大家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即想想閻羅王的威嚴,這樣自己所有的非理作意,都會被迅速瓦解。

  下面我們來觀修最後一個部分:勸世人。

  丙八、勸世人

  

今時大地凡愚衆,無余舍棄諸善法,

  

好似地獄全毀壞,不然決定皆瘋狂。

  大家也許想,我們學佛的人,平時又聞思修,又放生,又念經,做的都是最有功德的善事,是否我們就不在上師法王如意寶說的這些凡愚衆之列呢?

  這些事情本身當然都有功德,但是你能否從中獲得功德,則是由你當時的心態決定的。比如在聞思修的時候,如果是以皈依心、求解脫的心在學,那就是善法,如果對法寶沒有恭敬心,甚至畏難、厭倦,或者對道友橫挑鼻子豎挑眼,産生各種的嫉妒、嗔恨,挑起、傳播是非,那麼你一天的聞思修後,算一下帳,你這一天獲得的,不是功德,反而是對法和道友不恭敬所造下的惡業。

  下面大家反思一分鍾,檢查在學法的過程中,有沒有造過這樣的惡業。

  (一分鍾後)

  如果有這樣的惡業,那麼應該想到它的後果,是地獄的果報,因此要忏悔掉以前的惡業,並對治掉這種習氣,以後盡量不犯。

  還有,在放生的時候,如果有對被放的動物的憐憫,和放生之後替動物獲得暫時解救的開心,那是很大的善業。但是如果重心沒有在動物上,而是爲了出人頭地,獲得安排、指揮的權利,而明爭暗鬥,或者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否則就對道友進行語言或行動上的對抗,那麼這樣所獲得的功德,也遠遠沒有所産生的過失大。這也是標標准准的凡愚衆的表現。

  下面大家再反思一分鍾,檢查自己是否造過這樣的惡業。

  (一分鍾後)

  如果不想到叁惡道去受苦,那麼以前這樣的惡業,都要忏悔幹淨,以後也不能再讓自己這些凡愚的惡習再發作。

  今天的觀修就到這裏。下面每位道友都好好隨喜今天與大家一起講經說法、共修的功德,並且將這樣殊勝的功德,用智慧和慈悲心攝持下,回向給自他一切衆生,成就自他二利圓滿的正等覺佛的果位。念修殊勝的《普賢行願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