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皈依問答(五十二):因皈依和果皈依各有什麼樣的必要性?

  皈依問答(五十二):因皈依和果皈依各有什麼樣的必要性?

  

  答:因皈依的必要:這裏以比喻說明,比如欲從貧窮中得到解脫的商人,如果沒有能引導的商主,也沒有堅固的航船,沒有志同道合的同伴,就不可能到達寶州寶洲取寶,也就沒有辦法脫貧至富。商主、航船、同伴是令他順利到達寶洲的助緣,此叁缺一不可。假設沒有商主,就不知道前往的路線和航行的方法,若沒有航船的運載也不可能到達彼岸,若于途中遭受風浪等違緣以及各種需要處理的事務,都須要同伴朋友的幫助,需要共同的力量來完成這一脫貧至富的大業。同樣,要遣除生死的貧窮,趨向究竟解脫的寶洲,也要有佛、上師、正法與道友等根本助緣,否則不可能從生死苦海中獲得解脫,所以在入道的開始,就需要發誓作叁種承諾:1、承諾佛是我的導師;2、承諾佛法是我所修之道;3、承諾佛弟子是我在菩提道中生死相伴的道友,這就是因的叁種皈依。只要這樣皈依而依止叁寶,才可以從生死怖畏中獲得解脫。

   果皈依的必要:比如商人雖然正在渡越大海,但在沒有到達寶洲之前,仍然不會遣除貧窮,所以對商人來說必須不能放棄取寶的心願,哪怕遇到再大的風浪,再遙遠的海路,旅途中無論有多麼的艱辛困苦,也不能放棄這一心願,如果中間遇到一些違緣時,心生怯弱就想如此這般辛苦,還是放棄爲好,這樣心生怯弱者,終究沒有辦法取得如意寶。與此相同,若沒有果的皈依,也不可能從生死怖畏中獲得解脫。所謂的果皈依,如前所說,是爲果而立下的誓願,也就是說我發誓一定要成就無上菩提,我不求什麼人天果位,也不求小乘的阿羅漢果,也不以暫時的學道果爲滿足,我唯一志求無上菩提,我的心就是皈依無上正等覺佛,就算別人要殺我,我也不會舍棄如此誓願,就算今生不成就,下一世我仍然要求證無上大菩提,這就是果皈依的修法,是一種無悔的決心,是一種堅定的誓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