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廣釋(下冊)▪P66

  ..續本文上一頁由何生?何有喜與憂?

  若于性中覓,孰爲愛所愛?

  細究此世人,誰將逝于此?

  孰生孰當生?何爲親與友?

  如我當受持,一切如虛空。

  是故,于一切諸空性之法中,雲何有衣食等獲得及與失去?有誰人恭敬我?或有誰人又複輕蔑侮辱我?感受痛苦或安樂亦由何處生?雲何有歡喜與憂愁?若于真實性中以理尋覓,孰人爲貪愛者?何者爲所愛者?若加以詳細探究此等世人,誰者將逝亡于此世,孰人已生?孰當來生?何者爲親人與朋友?猶如我者,具有能觀察實相之智慧,(余衆)亦應當受持一切諸法如同虛空,及平息世間八法也。

  丁二、(利他無勤生起仁慈):

  諸欲求樂者,由爭愛諸因,

  引生煩亂喜,勤求憂苦诤,

  互相砍殺刺,因罪艱困活。

  雖數至善趣,頻享衆歡樂,

  死已墮惡趣,久曆難忍苦。

  叁有多險地,迷真即同縛。

  迷悟複相違,世無等此真。

  此等諸衆欲求自樂者,由于鬥爭怨敵及熱愛親友等諸種種原因,而引生自心煩亂和歡喜。勤求欲妙,求不得生憂苦,與他诤論,自他互相砍殺刺身;因叁門造罪,于艱困之中生活,心受無義今世財富所引惑,虛度時光而住也。此等諸衆生以造福力,雖然數數上生至善趣中,頻繁享受衆多歡樂,又以造罪之果報力,死已墮落叁惡趣中,長久經曆難以忍受之苦,並不定高低苦樂,連續漂泊于世間。如是在叁有中有衆多顛倒欲癡貪等險地,此世我見者,顛倒迷惑未知真谛,即同受縛,再者,迷惑與證悟,彼複相違故,要對治迷亂,世上無有等同此證悟真性之慧,彼如暗中之日也。

  難忍無法喻,苦海無邊際,

  如是善力微,壽命亦短促。

  爲活及無病,強忍饑疲苦,

  睡眠受他害,愚伴行無義。

  無義命速逝,觀慧極難得。

  此生有何法,除滅散亂因?

  愚昧此世即難以忍受而無法比喻,此苦海無有時方之邊際,如是衆生惑業力強之故,行善之力極微薄,修善此身之壽命亦極短促。少許住世之時,亦爲長期活命而種種勞累,及爲無病而治療,強忍饑餓疲勞苦,以及睡眠受內外他害,常和愚伴交道等行持無義之生活,虛度人生也。無有意義而此壽命迅速逝去,從世中解脫之因,即能觀察真實性之智慧極爲難得,在輪回此生中有何方法,才能除滅劇烈如瀑流之散亂因?

  此時魔亦勤,誘墮于惡趣。

  彼複邪道多,難逾正法疑。

  暇滿難再得,難遇佛出世,

  不易斷惑流,嗚呼苦相續!

  如是雖極苦,因癡不覺苦。

  衆生住苦流,嗚呼應悲愍!

  如人數沐浴,或數入火中,

  如是雖極苦,然自以爲樂。

  此時諸天魔等邪惡衆亦精勤努力,誘使衆生墮于惡趣中,彼等複受常見斷見等邪道衆多,而且難以逾過對正法生定解之懷疑,因爲極難得斷疑之內外緣故。若如是未得正法而死亡,則暇滿人身難以再次獲得,又難以相遇佛陀出世,亦不容易修學佛法而斷除自相續之惑流,嗚呼!痛苦將相續不斷而生也!如是雖然極爲痛苦不堪,但因愚癡衆生自己不覺受苦,反而貪著世間,此等衆生住留于痛苦河流之中,嗚呼!對此應該心生悲愍呀!譬如,有人爲得清涼所觸,數數沐浴,或又欲得熾熱所觸,數次趣入火中,若見如此輪番者,則心應生悲愍,如是雖住于極端之痛苦中,然被貪欲所引,自己尚以爲安樂也。

  如是諸衆生,度日若無死,

  先遭弑殺已,後墮惡趣苦。

  何時吾能降,自集福德雲,

  所出安樂雨,爲衆息苦火,

  何時方無緣,誠敬集福德,

  于執有衆生,開示空性理!

  如是此等諸衆生,安閑度日,若無有衰老死亡一般而過生活,然而,先遭受死主無情地弑殺已,次後墮入惡趣感受難忍之苦也。何時吾能降下自己集累之無量福德雲中所出之資具衣食等安樂雨,來爲愚昧衆生息除世間苦火?如是思維即暫得安樂。又以定勝而言,我何時方能通達叁輪無緣,以誠敬之歡喜心爲衆生積集無量福德資糧,自己現前諸法之真實義,于執實有所緣之輪回衆生前,開示諸法無緣空性理!如是當發大悲心也。自己若見諸法無實空性,則于衆生自然生起大悲心,並于具實執者,不忍舍彼使墮惡趣,真實證悟空性者,能發如是之心,此乃自然規律也。

  此雲:

  措辭完美義深沈,雖有智者衆善說,

  難解聲律有何用,淺顯易懂此宣說。

  隨說回聲心滿意,四依倒時雖此說,

  印度智者諸論式,然今誰耳生歡喜?

  智力充沛觀慧者,證悟此義無疑故,

  如同食鹽融水體,如從汙泥中純金,

  充滿業惑我口中,所述善說所得善,

  願除諸衆之癡暗,並將自得正法日。

  此論是由善知識思嘎瑪再叁請求爲助緣,自五明大班智達華智仁波切前善得傳授後,既閱藏地所有之印度論疏,又閱藏人智者所造之衆多善說,心中能善現彼等之義者——文殊勝者(降陽南巴加瓦)造于自戊寅年孟秋初一開始,修間時寫之,至本月十叁日圓滿也。誰見亦願彼離于勝乘中觀之疑,複願得對此生起定解,增吉祥!

  譯于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二日

  于二OO五年十月七日重新校對

  

《入菩薩行廣釋(下冊)》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