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來就貪愛土壤,它每天都在吃土,從生到死,從沒有厭倦的時候。同樣,世間人的享受,只會使得欲望增加,不會減少。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像蒼蠅逐臭,蒼蠅很貪愛臭烘烘的地方,原因是它覺得那地方很香,因此去了還要去;還有像平時說的狗改不了吃屎,也是因爲狗覺得屎很香,因此吃了還想吃。另外還有像飲用海水來止渴,或者如同用油去滅火等等,這些都說明了享受欲樂,只會使得貪欲越來越增強。
在非理作意沒有對治掉的情況下,遇到心裏貪愛的美女、好車、手機、相機等的所緣境時,每生一次貪愛,就是一次對貪愛的串習,就會更加陷入貪欲之中,下次再次遇到時,將會引發出力量更大的貪欲。所以,貪欲等的煩惱,可以通過消除非理作意、樹立正見對治掉,但從來不可能通過滿足貪欲而對治掉。
《四百論廣釋》中說:耽著睡覺的人,就會越來越增上他的睡眠心所,耽著散亂的人,也會越來越增強散亂心所,耽著于不淨行的人,也會越來越增加他行不淨行的欲望心。
《四百論廣釋》中還說:在酷暑天,大地一片幹旱的時候,一頭鹿被正午的炎熱所折磨,很想喝水,它見到遠處的陽焰,以爲是一條在流動的河,于是高興地跑過去喝,但是到了後,卻發現根本沒有水,口渴根本沒法消除。世間的欲塵,也像這個陽焰:陽焰是虛幻的,欲塵也是虛幻的;陽焰會讓鹿飛奔前去,欲塵也會讓世間人前去追逐;鹿每次都撲空,世間人也並沒有從追逐欲望中獲得什麼;鹿再次見到陽焰的時候,依然會抱有很大希望跑過去,同樣,世間人再次生起貪欲時,會更加貪求,前去追逐。
在這兩頌中,略說了受用欲塵的過患、有境貪欲的過患。下面的廣說,就從這兩個方面進行詳細地引導,並在最後引導了斷除貪欲的方便。
丁二、廣明自性分叁:一、明于境女斷貪;二、明有境貪欲過患;叁、明了達不淨而對治之方便。
廣明自性的叁個分科,首先是引導以女性爲代表的所緣境,本不清淨,沒有任何真實可貪之處,以此來斷除貪欲;其次引導了貪欲帶來的不是利益,而是損害;最後是教導具體斷除非理作意的瑜伽方便。
戊一、明于境女斷貪分叁:一、斷于境女色之貪著;二、斷分別彼功德之貪著;叁、斷計彼爲樂因之貪著。
己一、斷于境女色之貪著
有的人想:有的女人確實很美,看到後令人賞心悅目,她們的纖細的手、修長的腿,都會讓人迷戀,對于她們的貪愛,是不可能被斷除的吧?
答:
一切諸婦女,稠密無差異,
色亦爲他用,美女汝何爲。
難詞釋義
稠密:指私處。
頌文直解
一切的婦女,無論漂亮與否,她們行不淨行的私處卻是一點也沒有差異。而且她的色身美貌,其他人也都能一樣看得到,那麼將美女執爲是你的我所,又有什麼用呢?
釋義
有貪心的男人,在生起貪心之後,以我執心的驅使,就想把漂亮的女人占爲己有,認爲以此就找到了永遠的幸福,滿足了一生的追求。這一頌告誡,即使你所貪愛的女人美麗無比,實際上你也無法對她獨占。
偈頌中說,對于有貪心的男人,漂亮的女人能滿足他兩個需求,一是行不淨行,二是欣賞她的美貌。至于行不淨行的工具,就是她的私處,但無論女人漂亮與否,私處都能滿足行不淨行的需要,沒有差別,所以這並不專門需要漂亮的女人;女人的美貌,則是走在大路上,人人都能見到,並不只是專屬于她的丈夫。這樣來說,即使娶了不漂亮的女人,他想行不淨行的貪心,一樣可以滿足;他對女人美貌的貪心,可以在其他女人那裏實現。因此有沒有娶到漂亮的女人爲妻,其實都是一樣的,沒有差別。這樣來說,世間男人對于漂亮女人的耽著,想對其占有,就純粹是他們第六意識的顛倒執著,是非常愚笨的想法了。
《四百論廣釋》中說:一位丈夫嫌棄他的妻子長得難看,他的妻子回答說:男人行不淨行的時候,是根本分不出漂亮和難看的。這位丈夫不以爲然。于是妻子將豆湯盛在好幾個碗裏,丈夫吃飯時看見了,問這些是什麼?妻子回答說:這些都是豆湯,我只是把它們裝到了不同的碗裏,有的碗好看一點,有的碗難看一點。丈夫問:那它們不都一樣是豆湯嘛。妻子說:女人不論美醜,對于行不淨行來說,也是一樣的。這個譬喻中,對于喝豆湯來說,碗雖然不同,但是喝起來的豆湯都是一樣的味道。同樣,對于行不淨行來說,女人的外貌,也沒有關系。而認爲有關系,只是男人心裏的顛倒作意而已。
還有,一個男人見到了他人的妻子,心裏生起了貪欲,想和她作不淨行。他的一位朋友告訴他,已經和那位女人聯絡好了,但是她家教很好,人很羞澀,因此不要和她說話。然後,在一個黑夜,他們行了不淨行,但是他朋友安排的那位女人,其實是他自己的妻子。但是這個男人並不知道,就覺得很滿足,認爲沒有女人能比得上她。這個公案說明,盡管作不淨行的實際上還是自己的妻子,但是因爲他誤認爲是那位他貪愛的女人,所以就獲得滿足了,由此可見,只要人的心態改變,就會得到了滿足,這說明人們非理作意的力量非常大,而美貌並沒有産生真正的作用。
下面聖天菩薩進一步講生起貪欲心的因是愚癡。
誰于誰悅意,彼由彼生喜,
犬等亦所共,惡慧汝何貪。
難詞釋義
第一個誰:指世間男人。第二個誰:指世間女人。
第一個彼:指世間男人。第二個彼:指世間女人。
惡慧:指固執低劣的見解。
頌文直解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認爲某個女人很美,就會對她生起耽著,這是因爲男人當時具有貪欲,所以覺得這個女人很漂亮。但這僅僅是他一種自我滿足而已,並不是女人本身真的就很漂亮。犬及驢子等動物,在見到悅意境的時候,也都共同有如是的貪著,與這樣的惡慧相同,你爲什麼還要貪著美貌呢?
釋義
世間男人只會對漂亮的女人生起貪心嗎?不是的,其實只要他們看順眼了,無論美醜,對誰都能生起貪心。並且,同性戀對異性根本就沒有興趣,反倒對同性會産生貪心。只要一個人的非理作意強,那麼只要稍微有一些相似的所緣境,就能引起他的貪欲心,如果周圍沒有漂亮女人,他就會對長得普通的女人生起貪心,如果連普通的女人也沒有,他甚至會對母猴、母豬、母象等所緣境生起貪心。當外境中什麼所緣境也找不到的時候,他甚至會在心中浮現出法塵,也就是在心中想象出女人,以此作爲所緣境,來滿足他的貪欲心。這種很低劣的事情,狗、驢子、豬等動物也都會做,它們在發情的時候,就會對它們同類中的異性生起極大的貪心。
相反,一個人如果正見強,非理作意很少産生的話,那麼即使面對大家普遍認爲漂亮的女人,他也不會生起貪欲心。所以,這些證據充分說明,能引起世間男人貪心的,並不是女人的美貌,而是他們自己的愚癡和非理作意。
《四百論廣釋》中說:兩個羅刹都覺得自己的妻子最漂亮,爭執不下。他們前去一位出家人那裏,請出家人判斷誰更漂亮。出家人回答說:她們只在生起了貪愛的人那裏,才是漂亮的。這是說,愚癡是貪心的因,而女人的美貌並不是貪心的因,女人即使再不好看,也會被愚癡、貪愛的男人執著爲好看。因此人的美醜,完全是一種主觀的判斷。一個愚癡心重的男人,就可能會對其他很多女人都生起貪心。
設問:雖然如此,但面容、身材等各方面都迷人的女人確實很稀有,這樣的女人,誰見了都會驚爲天人!難道不應該被她吸引嗎?
答:
汝得端正女,原爲衆人共,
獲彼汝覺奇,此奇實非有。
頌文直解
你覺得驚豔的女人,以前並不專屬于你,而是大家都共同有份。現在得到了她,並耽著爲我所,覺得得到她非常幸運、稀奇,但其實這就像得到一個衆人共用的尿盆一樣,實際上並無有稀奇之處。
釋義
世間男人見到特別漂亮的女人,或者世間女人見到特別潇灑優雅的男人,都可能會産生很強烈的貪心,産生和對方永遠在一起的願望,甚至覺得自己的出生,就是爲了能和對方在一起。因此爲能夠得到對方,他們不惜付出全部代價,並爲最終能夠得到對方而慶幸不已。世間人也會把那些非常般配的人,說成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被特別喜愛的人,在遇到之前,是自由的。也就是說,誰都有可能和他(她)確立起男女關系。並且在現在的社會,受媒體等影響,小學生都已經開始在談戀愛了。在正式結婚之前,一般人早就談過好幾次戀愛了。那麼你現在所心儀的,正是之前被別人所舍棄的。因此得到對方,又有什麼值得慶幸和驚喜的呢?
這一科的叁頌,介紹了觀察事物是否清淨的叁個步驟。第一頌從女人行不淨行和美色的功能上,說明根本不需要去追求漂亮的女人;第二頌指出,所謂的漂亮不漂亮,是自己愚癡心作意出來的,其實並不一定漂亮;第叁頌指出,即使是很漂亮的女人,在娶到她之前,是很多人都可以去談情說愛的,因此漂亮的女人就是一個大衆的、普通的人,得到她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大家對于男人、別墅、汽車等等認爲是清淨美好的人或事物,也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觀察。
下面以高檔轎車爲例子,來用這叁個步驟進行觀察:
第一、汽車的實際功能,就是提供一個代步的工具,這個功能,是普通的汽車都能夠提供的。從是否好看的角度來說,汽車的美觀,是所有路人都能看到的,這不屬于主人所獨有。
第二、汽車是否好,各人的想法都不相同,尤其很多女性,對汽車並不好奇。某些人眼裏非常高檔的汽車,在那些女性眼裏,只是一個會移動的鐵殼子而已,所以所謂汽車的好壞,都是各人愚癡心和非理作意的作用的結果。
第叁、汽車也不是自己能獨自受用的,比如造車的時候,工人要裝配、測試,修車時,工人要檢驗、修理,以及使用時要載客,因此得到它並不是稀奇的事。
這樣觀察之後,對于汽車的貪愛就可以被對治掉。對于其他凡是執著爲清淨、美好的人或事,大家都應該像這樣運用偈頌所提供的觀察方法,進行具體、詳細的觀察,以此來消除自己把不清淨執爲清淨的顛倒執著。
《中觀四百論講記(十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