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一)▪P2

  ..續本文上一頁住?能不能從裏面找到心,而且把心取出來?在一個個細胞裏有沒有心安住?在體內的虛空裏有沒有心安住?決定都一無所得。

  這樣身體內沒有心安住,身體表面或外部有沒有心安住呢?身體表面的皮膚、毛發等上沒有心安住,身體外的家具、房屋、車輛、街道,乃至山河大地等處,也沒有心安住。所以心不是有什麼實體存在。

  又觀察:心有沒有來處和去處呢?當下的心是從某個起點一步步走來的嗎?過後是從顯現處一步步走到了其他處嗎?按照這樣觀察,會發現心既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因此這就像電影銀幕上顯現的影像,每一次的影像都沒有來處和去處,都是空無自性的。

  二、觀察“心是由因緣集起的,故無自性”

  是不是不觀待因緣,就自然存在種種心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不論心裏起貪心、起嗔心、生嫉妒等等,沒有一個不是由因緣集聚而生起的。既然心只是因緣集聚而生起,就沒有不觀待因緣、自己成立的體性,因此說:“但是虛妄諸法集起,畢竟無主。”

  這一點借助比喻來理解。比如:油燈的光有沒有自主性呢?絲毫沒有自主性。要看到油燈的光只是在燈芯、油等因緣集聚時才顯現,因緣變了就立即消失,所以這只是因緣所生,毫無自主。又比如:投映在銀幕上的影像,也是由銀幕、放映機、膠片等因緣集聚後才顯現,因緣一變就立即消失,所以也是因緣所生,毫無自主。現在轉過來看:造作萬法的心,像貪心、嗔心、布施心、忍辱心等等,並不是不觀待因緣自然就有這些心存在,事實上,只有能生的因緣集聚了才生這些心,因此萬法作者的心也只是因緣所生,毫無自性。

  舉個例子,大家來聽這節課之前,心裏有沒有聽這節課所生起的種種心呢?當時正坐在車上或走在路上,根本沒有後來生的這些心。只有進入聽法的場所,因緣集聚了,在聽到一句句佛法時才生起這一個個的心念。所以這些心唯一是由因緣集聚而生起的。因緣裏,有我講法的一個個聲音、有你當時的耳根、心裏的作意等等,這些因緣也是虛妄的,雖然虛妄,但緣起的作用絲毫不虛,所以空幻的因緣不斷地集聚,就不斷地生起聞法的智慧、信心等。就是這些所生的心它成爲造作聞法善業的作者,或得到將來果報的作者。(這裏要抓住:當下生的心既是果、也是因,觀待生它的因緣,這是果;觀待由這樣造作所生的果,這又是因,是能生果的作者。)知道這一點之後,就能認識作者的心是空無自性的。(也就是當下造業的心是因緣所生,不是不依因緣本自成立,因此只是因緣生的幻相,空無自性。)

  再解釋“無我我所”。由于心這個作者空無自性,以心造業所感的五蘊也就空無自性,因此這上面既沒有我,也不成立我所。

  這裏要問自己:現在在人間的我到底是什麼呢?當下顯現的只有色、受、想、行、識的現相,這是多體積聚、刹那生滅的法,根本不存在常、一的“我”。進一步,這些現相也都只是因緣所生,不斷地生起滅去,哪裏有不變的自體呢?所以不但沒有人我,也沒有法我。既然沒有“我”,哪裏有屬于我的法呢?

  就像銀幕上顯現了張叁,有他的表情、語言、動作等,不觀察誤以爲有張叁存在。實際上只有一個因緣生的幻相,張叁是絲毫得不到的。既然得不到張叁,哪裏有屬于張叁的房子、車子、名聲、地位等呢?“屬于張叁的法”是一個也沒有的。

  【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于中無有作者。】

  雖然有情隨著各自的業力顯現了不同的根身、器界,但這不是有什麼實有的作者在造作萬法,一切就如同夢境一樣虛幻。夢裏有種種因緣生的現相,但夢裏能得到實有的作者嗎?夢只是虛幻,哪裏能得到實有的一個作者呢?所以說“實際上在虛幻的現相中無有作者”。

  戊叁、結成萬法自性如幻

  【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

  所以,因果所攝的世俗現相都是不可思議的,就像幻變的事物一樣。

  “不可思議”是指萬法現而無實,既不是實有,也不是斷無,也不是亦有亦無(意思是,這不是有、無兩種自性集合在一體上),也不是非有非無。以諸法本來遠離四邊的緣故,不落在分別心所緣、語言所說的戲論中,因此不可思議。

  像這樣,了知萬法自性空,就會深信緣起。這要從正反面做思維:如果萬法是實有的,那以因、緣聚合就不會生任何果。比如:種子是實法,水、土等也是實法,把實法放在一起也只是原封不動而已,有什麼生果的妙力呢?死板的東西集聚了,也毫無生動可言。比如天月和河水是實法,就絕不能顯現月影。油和燈芯是實法,也絕不會顯現燈光。因爲實法是一成不變的法,聚在一起也變不出任何東西。

  反過來,空幻的因、緣聚會,就現起空幻的果,就有世間千變萬化的相,有生生不已的過程。比如:空幻的種子加上空幻的水土,就生空幻的花果;空幻的身體加上空幻的鏡子,就生空幻的影像;空幻的心和空幻的聲帶、舌頭等和合,就現空幻的聲音。這是極爲稀奇的!有一首偈這樣贊頌:“了知諸法空,業果依緣起,此爲最甚奇,此乃極稀有。”

  這樣就知道:萬法的作者唯一是心,而這作者的心又是空幻的,心的作業和感果也都是空幻的。以自性空幻的緣故,就能由因緣的和合而現出與因同類的果。就好比“形直影端”,身體是端正的,鏡子中所現的影像就是端正的,當下的心是端正的,心所現的蘊處界就是端正的。所以要想使蘊、處、界等一切果都端正,唯一的下手處就是恒時使自己的心端正。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