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信物

  菩提信物

  皈依師,是弟子皈依叁寶的見證,更是佛法傳承的紐帶。經由莊嚴如法的皈依儀式,將諸佛世尊點燃的智慧火炬代代傳遞下去。爲銘記皈依後的新生,引導學人走入佛門後深入修學,皈依師在授予弟子法名和皈依證的同時,還應授予表法的法本和念珠。

  法名,意味著身份的改變。無始以來,凡夫以我執爲核心,惑業爲基礎,輾轉輪回,生死相續。皈依叁寶,是與原有生命狀態的徹底決裂,從而奠定以叁寶爲中心的全新人生裏程。從這個意義上說,佛子的年齡應從皈依那天計算。在經曆這番重生之後,我們才開始自覺而有意義的人生。法名雖然只是代號,但其中往往蘊涵著表法深意,象征著佛法的種種修行實踐,以此不斷策勵弟子:作爲解脫道和菩提道的行者,應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勇往直前地奔向彼岸。同時也是爲了提醒學人:過去種種已如昨日死,在新的修行征途中,切莫爲往昔習氣羁絆,重蹈覆轍,棄明投暗。

  皈依證,標志著十方叁寶對這一新生的證明和認可。這是我們成爲叁寶弟子的象征,也是通往佛國淨土的護照。在西園戒幢律寺的《皈依證》封面上,以蓮花般相合的雙手作爲標記,環繞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誓言,寓意佛弟子對叁寶的至誠歸投之心和虔誠恭敬之行。封底則印有大乘皈敬頌:“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諸善根,爲利有情願成佛。”以此勉勵弟子們發廣大心,修菩薩行,盡未來際利益衆生。內頁除常規內容外,特別注明:“從今以後,應遵叁寶教誡,斷惡修善,發宏誓願,自覺覺他,盡未來際,永不退轉,謹依律製如法授受叁皈,成爲叁寶弟子,特給此證爲憑。”標識了皈依意義及皈依證的作用。此外,還編入皈依儀規及五法具足、常行六念等佛弟子基本行儀,並介紹了一些入門讀誦典籍。其後,還爲持證者預留了書寫參學記錄的空白頁,祝福弟子們在修學道路上留下紮實的前進足迹。每一頁,更有經言祖語作爲警示,以爲勉勵。

  念珠,象征著佛法的傳承。皈依,是爲了獲得如法的、由諸佛世尊一脈相承的皈依體,這正是佛法最殊勝的傳承。通常,人們只是將念珠作爲念誦佛菩薩聖號或持咒時的計數工具,事實上,其意義遠不止于此。念珠中,珠母象征佛,珠繩象征法,每一粒小珠則象征僧,缺一便不能組成完整念珠,象征叁寶的不可分離。由菩提子組成的念珠,更寓意菩提道的修學,提醒我們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圓滿無上菩提。因而,師長所授念珠應隨身攜帶,象征時時刻刻不離叁寶。這一方面是爲了表達我們對叁寶的感恩之心,但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精進修學,實踐這一傳承所蘊藏的內涵,使這顆菩提種子茁壯成長,開花結果。

  法本,能幫助我們全面認識皈依意義,深入了解皈依後的修學內容,是法身慧命的成就指南。雖然我們本具佛陀品質,但現有的心行基礎仍是凡夫心。這些剛強難調的煩惱習氣,絕非一朝一夕就能根除。所以,皈依後還需要學習對治凡夫心的訣竅,掌握開發自身寶藏的技術。這些訣竅和技術,都含藏于法本中。特別是《皈依修學手冊》的相關內容,是佛法一切修行繞不開的基礎,必須深入學習,如理思維,初學者尤應引起重視。對叁寶的決定信心,是修行最堅實的地基。具備這一前提,修行才能穩步前進。

  ——摘自《皈依修學手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