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4本字典中找到 12 條與「傳心」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佛学大词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傳心

指禅家之以心傳心。傳心法要卷上(大四八·叁八一中):“自達摩大師到中國,唯說一心,唯傳一法。以佛傳佛,不說余佛;以法傳法,不說余法。”(參閱“以心傳心”1535)

佛學大詞典 【2】傳心法要

全一卷(或作二卷)。全稱黃檗山斷際禅師傳心法要、黃檗禅師傳心法要、斷際禅師傳心法要。黃檗希運(?~850)述。唐大中十一年(857)集成。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冊。本書名稱有廣狹二義:(一)狹義而言,即指唐朝裴休(797~870)先後兩次于開元寺、龍興寺,從黃檗希運問法之筆錄整理而成者。(二)廣義而言,即包含狹義之傳心法要與宛陵錄兩書。宛陵錄系黃檗對裴休所說之法,而由後人收集而成者。本書堪稱臨濟禅宗基礎思想之典籍,流行于國內與日本。

佛學大詞典 【3】叁處傳心

  禅宗之傳說。謂釋迦牟尼佛于叁處傳心于大迦葉:一于靈山之拈花微笑,二于多子塔分半座,叁于雙林樹下由棺中出足。

佛學大詞典 【4】以心傳心

  指離言說文字,以心傳于心。禅宗不立文字、不依經論,唯師徒直接面授,以心鏡相照,傳佛法大義,稱爲以心傳心。釋尊在靈鹫山說法,拈花示衆,八萬人中唯迦葉領知其意而微笑。禅門曆代祖師即依此故事,確立不立文字而傳大法之宗風。又此亦爲傳達悟境之語。一般傳達思想,亦有用“以心傳心”之語。

  達磨大師血脈論(卍續一一○·四○五上):“叁界混起,同歸一心。前佛後佛,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六祖壇經(大四八·叁四九上):“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爲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宗密之禅源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大四八·四○○中):“達摩受法天竺,躬至中華。見此方學人多未得法,唯以名數爲解,事相爲行,欲令知月不在指,法是我心故,但以心傳心,不立文字。”故知此爲禅宗特有之宏旨,不外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佛心之意。[傳心法要(黃檗)、顯宗記(荷澤)]

佛學大詞典 【5】黃檗山斷際禅師傳心法要

全一卷。唐代裴休集錄于大中十一年(857)。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系裴休集錄親聞斷際禅師希運之法要,間記其月日。由本書得以窺知宋代崄峻禅風之淵源。卷首有裴休之序,末附禅師之宛陵錄一卷。然景德傳燈錄卷九所收之黃檗希運禅師傳心法要,各章皆刪去年月,卷末又省略叁分之一,而附以裴休之傳心偈四言長篇。

佛学大词典中的【5】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