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6本字典中找到 15 條與「叁生」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佛学大词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叁生

  (一)指前生、今生、後生。(一)前生,又作前世、宿世。即過去之生涯。(二)今生,又作現世、現生。即現在之生涯。(叁)後生,又作後世、來世、來生。即未來之生涯。

  (二)叁生成佛之略稱。即謂衆生因見聞、解行、證入,而于叁生之中即能圓成佛道。此爲華嚴宗之教義。(參閱“叁生成佛”544)

佛學大詞典 【2】叁生成佛

  華嚴宗主張經叁生即能成佛之說法。略稱叁生。即:(一)見聞生,又作見聞位。觀見華嚴別教一乘之佛法僧寶善友經卷之境界,聽聞如來所說之教法、善友僧寶所訓示之教門,熏成無盡無礙之種子,以成就解脫分之善。(二)解行生,又作解行位。先見聞一乘之境界,由是法力熏習,棄舍累縛之身而感得法門之解行身,以獲一乘法界之勝解,圓滿成就自行之大行。(叁)證入生,又作證果生、證入位、證果海位。解行既滿,證得佛果菩提,即成就窮極圓滿之妙果。叁生成佛之說由智俨首倡,而由法藏集大成。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載:(一)見聞生,謂八難衆生宿世見聞華嚴大經正法,不能信受,反生毀謗,故招感八難之報,墮地獄中受諸極苦。後蒙如來放足下輪相,清淨功德光明所照,由其宿有見聞華嚴大經善種,即得脫地獄苦,生兜率天而得成道,于一生內超登十地。(二)解行生,謂善財童子于福城東初見文殊,得蒙開發而啓信解,遂令參問諸善知識,皆獲開示修行法門。乃至最後參見普賢,令其入于毛孔刹中修行菩薩廣大願因,圓滿諸佛無上道果。如此解行,即于一生而得圓滿。(叁)證入生,謂舍利弗于逝多林中,令海覺等六千比丘觀察文殊師利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彼諸比丘聞是說已,心意清淨,信解堅固,頂禮文殊,並與之言,願得文殊菩薩所有色身相好。于是文殊爲諸比丘開示演說大乘之法,令諸比丘成就深信,獲大智慧,于一生內,證入法界。[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華嚴五教章卷二、華嚴一乘成佛妙義、五教章通路記卷四十]

佛學大詞典 【3】天臺叁生

  天臺家以種、熟、脫等叁階段表示佛道成就之相,稱爲天臺叁生。種,即下種,謂初種成佛得道之種子。熟,即調熟,謂修行漸次成熟。脫,即解脫,謂修行已成,因圓果滿。此叁階段或配于久遠、中間、今世,或于一生一念之中立之。叁生者,僅示叁位之別而已。[法華文句(會本)卷一](參閱“種熟脫”5873)

佛學大詞典 【4】叁生六十劫

  爲聲聞乘修行所須之時間。修四谛十六行相等之觀,斷盡叁界之煩惱,證阿羅漢果,其極速者叁生,極遲者則經六十劫。叁生者,于第一生積集五停心及總別念住等資糧,種順解脫分之善根;于第二生依未至定,起順決擇分之慧;于第叁生依根本定,再起順決擇分之慧,以入見道。另有以第叁生始起順決擇分之慧者。

  聲聞證果入道之所以有速有遲,蓋由于根機之有利有鈍。然關于其遲速利鈍,諸論所說不一,五教章通路記卷四十一、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四等,均以叁生爲利根,六十劫爲鈍根;華嚴五教章卷二、法華經玄贊要集卷二十一、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叁等則持反論,以遲爲利根,以速爲鈍根,蓋基于利根者始堪長時修行之故,是以佛最具利根,爲無限之大悲,經最長時(叁僧祇百大劫)之修行。[大毗婆沙論卷七、卷叁十一、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一、顯揚聖教論卷七、叁大部補注卷八(從義)](參閱“叁僧只百大劫”646)

佛学大词典中的【4】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