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7本字典中找到 28 条与“大愿”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佛学大词典】的查询结果:
佛学大词典 【1】大愿

  (一)指佛、菩萨愿众生成佛之心广大深重。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僧那品(大八·二○上):“菩萨为众生故,起大誓愿言:“我自当具足六波罗蜜,亦当教他人使具足六波罗蜜。””

  (二)指大悲愿力。即救度一切众生之大悲愿力;为阿弥陀佛之本愿力。[胜鬘经卷十二、旧华严经卷二十三]

佛学大词典 【2】大愿

  指诸佛菩萨之广大本愿。佛菩萨以其本愿力,救济众生,度生死海,送至彼岸之净土;犹如船筏之运载旅人到达彼岸,故以“大愿船”喻之。或特指阿弥陀佛之本愿。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八下):“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众生,令上大愿船,送着西方。若众生肯上大愿船者,并皆得去,此是易往也。”

佛学大词典 【3】大愿

  位于台湾台中县东势镇。开山住持圣心法师为宏扬地藏菩萨之精神,创建于民国四十三年(1954)。初仅平屋数间,八七水灾全被冲毁。五十年重建大殿及寮房,五十八年再度重建大殿。内殿庄严肃穆,外观宏伟堂皇,为本省佛寺中极为壮观之地藏菩萨道场。

佛学大词典 【4】大愿

  (一)乃胜鬘夫人于佛陀面前所发之三项大愿。又称三大誓愿、三弘愿。据胜鬘经三愿章载,胜鬘夫人于佛前受十大受(记)毕,继而发三大愿,即:(一)以此实愿,安隐(稳)无量无边众生;以此善根,愿于一切生得正法智。(二)得正法智后,必以无厌心为众生说法。(三)于所摄受之正法,当舍身、命、财来护持之。发愿毕,世尊即记胜鬘之三大誓愿,谓如一切色悉入空界。以其三愿为真实广大之誓,故世尊将菩萨所发恒沙诸愿,皆摄入此三大愿中。[大宝积经卷一一九、胜鬘宝窟卷上末、胜鬘义疏、胜鬘经疏详玄记卷六]

  (二)日本日莲宗之祖日莲被流放至佐渡时,曾立下三大誓愿,即誓愿弘扬法华经,使其成为日本之柱、眼与大船。

佛学大词典 【5】大愿

  十种大愿。又作十愿。(一)指普贤之十大愿。(参阅“普贤”5000  )

  (二)初地菩萨所发之十大愿,据菩萨地持经住品载,即:(一)供养愿,常愿以清净心供养诸佛。(二)受持愿,愿受持诸佛之教、行、证法而毋失。(三)转法轮愿,愿劝请一切诸佛转法轮。(四)修行愿,愿以菩萨所修诸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上。(五)成熟愿,愿知一切所化众生之差别,随其所知教化,令生信入三乘道。(六)承事愿,愿知众生所居一切世界之净秽差别。(七)净土愿,愿求诸佛净土,摄取众生。(八)不离愿,愿与一切菩萨同智慧心、功德行。(九)利益愿,愿身口意业益物而不空。(十)正觉愿,愿成无上菩提,以菩提道利益众生。此十愿以真如为体,以初地菩萨见真如故,能成立之。又新华严经明法品亦举十种清净愿,华严经疏卷二十谓十种清净愿与前揭十愿含义相同,惟顺序略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大乘义章卷十四]

  (三)初学菩萨所发二种十愿。此十愿又称十种行愿,出自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卷上所载之胜义谛品经。第一种十愿为:(一)愿度一切众生。(二)远离一切烦恼。(三)除灭相续习气。(四)于一切佛法无疑惑处。(五)救除众生之一切苦聚。(六)愿救众生离三途八难。(七)归依亲侍一切诸佛。(八)愿学菩萨之一切戒行。(九)升于空中示现毛端无量佛事。(十)  以大法鼓击动一切佛刹,众生闻者随机速入无余涅槃。同文另说修行菩萨应有之十愿,即:(一)愿为众生尽未来劫住于世间。(二)愿我至最后亲侍供养一切诸佛。(三)愿我令一切众生住于普贤菩萨行愿。(四)愿我积集一切戒行功德。(五)愿我普修六波罗蜜。(六)愿我满足菩提戒行。(七)愿我庄严净一切佛刹。(八)愿我生于十方佛刹。(九)愿我深求一切佛法能善自开解。(十)于诸佛刹成等正觉。上述之十愿皆为普善愿。

佛学大词典 【6】大愿

  指密教中之五种大誓愿。即:(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福智无边誓愿集,  (三)法门无边誓愿学,(四)如来无边誓愿事,(五)无上菩提誓愿成。此乃大日如来之本愿,又为诸佛菩萨之总愿。可配于阿■、宝生、阿弥陀、不空成就、大日等五佛。五大愿约当于显教之四弘誓愿。[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无畏三藏禅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卷下](参阅“四弘誓愿”1677)

佛学大词典 【7】大愿业力

  意指大愿之业因力等。见于昙鸾、道绰、善导等人之所著书。对此,净土宗有各种解释:(一)指大愿之业因力;盖净土之庄严与慈悲众生之功德,一切不外是阿弥陀佛本愿之作用力所致。(二)指大愿之力、大业之力;即法藏菩萨(阿弥陀佛在因位发愿时之名)之发愿与修行。法藏菩萨思惟救度众生而建立四十八愿,故称大愿力;菩萨发下大愿后,积累兆载大劫之六度万行,故称大业力。(三)指大愿、大业、大力;即法藏菩萨之发愿、修行以及结果所完成阿弥陀佛之救济力。[观经疏卷一、往生论注卷下、观经玄义分楷定记卷一]

佛学大词典 【8】五百大愿

  五百广大之本愿。又称五百誓愿。即释尊在因位为宝海梵志时,于宝藏佛前所起之五百种誓愿,舍净土成佛,而取秽土成佛。即释尊于过去因位中所作种种之难行、苦行,乃至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等,皆基于其往昔所发之本愿。[悲华经卷六、卷七、大乘悲分陀利经卷五、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

佛学大词典 【9】大愿清净报土

  指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此极乐净土系酬报阿弥陀佛所发起之清净本愿而生起者,故称大愿清净报土。

佛学大词典 【10】药师十二大愿

  指药师佛于过去世修菩萨行时,所发利导众生之十二大愿。又作十二大愿、十二上愿。即:(一)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世界,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二)愿身如琉璃,内外清净无垢,光明过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三)愿以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受用无尽。(四)令行邪道者,皆安住菩提道中;行二乘之道者,亦皆以大乘之道安立之。(五)于我法中修行梵行者,一切戒不缺减。(六)诸根不具、白癞颠狂,乃至种种病苦者,闻我名皆诸根具足,无诸疾苦。(七)众病逼切,无护无依者,闻我名,众患悉除。(八)若有女人愿舍女形者,闻我名,成丈夫相。(九)令众生皆脱魔网,置于正见,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十)若为王法所缚,身心受无量灾难煎迫之苦,此等众生若闻我名,以我福力,皆得解脱一切忧苦。(十一)为饥渴所恼而造诸恶业者,若闻我名,我先以妙色香味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十二)贫无衣服者,闻我名,我当施彼随用衣服,乃至庄严之具,皆令满足。[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

佛学大词典 【11】十二大愿医王善逝

  即药师如来。药师又称医王、善逝,诸佛十号之一,犹言如来。药师如来发十二大愿,救众生之病源,治无明之痼疾,如医中之王,故称之。

佛学大词典中的【11】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