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特有之授戒儀式,分初壇正授、二壇正授、叁壇正授叁階段。初壇授沙彌、沙彌尼戒,二壇授比丘、比丘尼戒,叁壇授出家菩薩戒。依據我國佛教界之傳承習慣,有意出家者必須受足此叁壇大戒,始被公認爲合格之大乘出家人。傳戒日期約叁十日至四十日。主事者爲十師和尚,其中,得戒和尚一人、羯磨阿阇黎一人、教授阿阇黎一人,是爲叁師和尚,另有尊證阿阇黎七人,總稱叁師七證。
戒期功課時間表大抵爲:四時許叁板,四時半左右四板,五至六時早課,六時後早粥,其後有作務、講戒、演禮,十一時至十二時午齋,下午二時許以後演禮,五至六時晚課,六時許藥石,七時半以後禮忏、開示,十時養息。首日,新戒集于大殿,由開堂和尚介紹引禮、引贊諸師,續由叁師和尚開示,其後即進入爲時約一個月之授戒期。
一般傳授叁壇大戒,大都出家戒二壇正授畢,在家戒即報到,與出家菩薩戒同時傳授,而同時圓滿出堂。在家戒除開堂外,分叁皈五戒與菩薩戒二階段。[傳授叁壇弘戒法儀(法藏)、傳戒正範(讀體)](參閱“傳戒”5387)
即梵網經所說之大乘菩薩戒,因系盧舍那佛所說之戒法,故稱舍那大戒。內容涵蓋持律儀、修善法、度衆生等叁大門之一切佛法,作爲禁戒以持守之。(參閱“菩薩戒”5216)
系日本天臺宗之圓頓戒。贊歎戒德,故稱圓頓;爲別于聲聞、緣覺之所受者,故稱菩薩;相對于小乘戒,故稱大戒。乃依法華開顯之妙旨,授予梵網經所說之十重四十八輕戒。(參閱“圓頓戒”5411)
即日本天臺宗所傳之圓頓戒。圓頓、大戒均屬贊歎戒德之語。無作,新譯作無表,爲戒體之通稱。戒體爲非色非心,住于受者之身中,有防非止惡之功能,決非爲可造作發動之法,故稱無作。(參閱“圓頓戒”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