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51 條與「慈悲」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佛学大词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慈悲

  慈,梵語maitrya,maitri^,巴利語metti;悲,梵語karun!a,巴利語同。慈愛衆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爲慈;同感其苦,憐憫衆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爲悲;二者合稱爲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衆生苦爲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蓋大悲(無有更廣、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赅攝于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爲慈無量與悲無量。另據大智度論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等載,慈悲有叁種:(一)生緣慈悲,又作有情緣慈、衆生緣慈。即觀一切衆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叁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之慈悲亦屬此種,故亦稱小悲。(二)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無學(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叁)無緣慈悲,爲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此系佛獨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稱爲大慈大悲(梵maha^  -maitri^-maha^-karun!a^  )、大慈悲。以上叁種慈悲,並稱爲叁緣慈悲、叁種緣慈,或叁慈。[菩薩地持經卷七、十地經論卷二、佛地經論卷五、大毗婆沙論卷十七、卷八十二、十住毗婆沙論卷一、順正理論卷七十八、往生論注卷下]

佛學大詞典 【2】慈悲

缺乏慈悲心之意。指五趣中之一切有情。蓋慈悲與智慧可說同爲最高之德性,且佛心即以大慈悲表現之。慈與悲均以無嗔善根爲本性。小乘說一切有部將心與心所分開,認爲佛之大悲(慧)與慈悲(無嗔)之法體爲個別,此系有部特殊之解釋。在大乘佛教則認爲心所無別體,即並無另一本質存在。

  “慈悲”一語,就給予衆生樂而言,稱爲慈(梵maitri^  );就拔除衆生苦而言,稱爲悲(梵karun!a  )。慈、悲與喜、舍,合稱四無量心(又作四梵住)。慈悲系以無量之衆生爲對象,而能愛念憐愍無量之衆生,進而根本救度之,此種慈悲則爲佛、菩薩所獨具之德性。

  二乘有學之聖者,側重自利之行,遂被稱爲無慈悲。大毗婆沙論卷一四○謂,有學之聖者,不論現在修與未來修,皆無法成就無量之慈悲。然二乘至阿羅漢位,因修四無量,以四無礙智而得利他之口業力;因修願智,而知衆生之一切念願希望;因修無诤智,而能消弭一切衆生心中之诤執以及衆生間之鬥爭;故不可謂爲無慈悲。凡夫雖有慈悲之對象,然即使行慈悲亦不完全,故謂其無慈悲。天趣之衆生,爲有漏善之異熟果,僅享受樂淨之境界,缺乏利他之行,故亦無慈悲。又地獄、餓鬼、畜生等叁趣之衆生,爲苦所逼迫,談不上慈悲,故亦無慈悲。(參閱“慈悲”5805)

佛學大詞典 【3】無緣慈悲

慈悲分叁種,無緣慈悲爲其一。龍樹之大智度論卷四十(大二五·叁五○中):“慈悲心有叁種,衆生緣、法緣、無緣。凡夫人衆生緣;聲聞、辟支佛及菩薩,初衆生緣,後法緣;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爲無緣。”此即大乘佛教所言空之思想,完全無自他之對立;乃絕對之慈悲,真實之慈悲,亦爲最高之慈悲。[俱舍論卷十八、佛地經論卷五、大乘義章十四信等十行義、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末](參閱“慈悲”5805)

佛學大詞典 【4】慈悲水忏法

  凡叁卷。唐代知玄(一作智玄)述作。系依據宗密之圓覺經修證儀著錄而成之忏法書。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唐懿宗時,悟達國師知玄膝上患人面瘡,眉目口齒俱備,每以飲食喂之,則開口吞啖,與人無異,雖遍召名醫而無效。後蒙迦諾迦尊者之助,殷重忏悔並以叁昧水洗瘡,瘡乃愈。師爲啓後人忏悔之門,遂作本書。本書形式亦如其他忏法書,首先對諸佛菩薩歸命,其次舉忏悔文,對一切煩惱障、業障、四生六道之一切報障等忏悔終了,最後有發願回向文。衆生若依此忏法至誠忏罪,則可消釋宿世冤業。此即後世盛傳之“水忏”。[慈悲道場水忏序](參閱“水忏”1493)

佛學大詞典 【5】極大慈悲

贊歎阿彌陀佛之慈悲所稱之名。意謂極廣大慈悲之母。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八上):“慈眼視衆生,平等如一子;故我歸命禮,極大慈悲母。”謂阿彌陀佛之悲念衆生,猶如慈母之愛憐一子。觀無量壽經(大一二·叁四叁下):“以無緣慈,攝諸衆生。”

佛學大詞典 【6】慈悲地藏忏法

  凡叁卷。撰者不詳。又稱慈悲地藏菩薩忏法、地藏忏法。收于卍續藏第一二九冊。本書系依據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等而製訂,爲所有忏法書中之較晚出者。內容敘述衆生若對諸佛、菩薩,尤指釋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薩,至誠頂禮膜拜,並忏悔宿昔所造惑業,則可獲得種種利益,並詳述其中各種儀式法。後世凡爲報答親恩、祈求父母冥福而舉行之法事,多禮拜此忏,即今所謂之“地藏忏”。

佛学大词典中的【6】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