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6本字典中找到 7 條與「慈航」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佛学大词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慈航

  (1895~1954)福建建甯人,俗姓艾。字彥才。號繼榮。幼失怙恃,年十七禮拜自忠和尚爲師。次年,受具足戒于九江能仁寺。曾遍禮九華、天臺、普陀等各處道場。學禅于常州天甯寺、揚州高旻寺;遊學于谛閑法師之門;複于度厄法師座下習淨土。民國十六年(1927)入閩南佛學院,親近太虛大師,受其薰陶,而有革新佛教之志。此外,又曾親近圓瑛法師。師曾兩度閉關,閱藏六載。十八年主持安慶迎江寺,致力于弘法事業,倡言改革僧伽,整頓佛教,嘗創設中國佛學會于緬甸仰光。二十九年隨太虛大師訪問東南亞佛教國家,繼而留居馬來西亞,創辦星洲菩提學院、星洲佛學會、怡保佛學會、槟城佛學會等機構,並發行“人間”月刊,極力推行佛學社會化,南洋佛教由是大興。叁十七年至臺灣中坜主持妙果法師所辦之臺灣佛學院,僧俗兼收,開臺灣佛教之新紀元。旋爲安置大陸來臺之僧青年,乃于汐止成立彌勒內院。並開講因明、唯識、楞嚴等大乘經論,盡心致力于教育弘化。四十叁年五月示寂,世壽六十,僧臘四十二。遺體跏趺盤坐于缸內,並安置在

靜修院後山。叁年後開缸,肉身不壞,教界傳爲美譚,並建慈航堂,以紀念其德業。後人輯其遺著成“慈航法師全集”行世。

佛學大詞典 【2】慈航普渡

  佛、菩薩以塵世爲苦海,故以慈悲救度衆生,出離生死海,猶如以舟航渡人,故稱慈航、慈舟。萬善同歸集卷下(大四八·九八七中):“駕大般若之慈航,越叁有之苦津,入普賢之願海,渡法界之飄溺。”今之俗語乃援引佛教“慈航普渡”一語,形容善心人士慈悲爲懷,能普遍救助大衆。

佛学大词典中的【2】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