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4本字典中找到 38 条与“殊胜”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佛学大词典】的查询结果:
佛学大词典 【1】殊胜

  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如吾人常赞叹极乐净土因缘殊胜,因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凡有一念之善者皆可往生净土,莲花化生,实乃稀有之事。

佛学大词典 【2】殊胜

  谓观世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据楞严经卷六载,二殊胜即:(一)上合诸佛本妙觉心,本妙觉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指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故为殊胜。(二)下合众生同一悲愍,指菩萨所证圆通之理,与众生本有之心,二者虽有迷悟之别,其体无二,故能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冥应十方,等施无畏,若有所求,随愿满足,故为殊胜。

佛学大词典 【3】殊胜

  位于帝释殊胜殿前之如意池。[六波罗蜜经卷三、俱舍论卷十一]

佛学大词典 【4】殊胜殿

  帝释之宫殿。殿中有种种妙宝校饰,具足庄严,蔽余天宫,故称殊胜殿。[俱舍论卷十一]

佛学大词典 【5】殊胜

  即大乘之教体。据摄大乘论卷一载,即:(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为所知之本体,故称所知依。(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所知相指阿赖耶识三种之自相,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三)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唯识性为入所知相之体,乃行者证入之处。(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世出世之六波罗蜜为彼入因果之体;地前世间之六波罗蜜称为因,地上出世间之六波罗蜜称为果,系行者修入之处。(五)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即于十地之行法,行者所宜修习之因果(前所述世出世之六波罗蜜)差别。(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律仪为增上戒之体,即于十地修差别中,特依戒而学之,不复作一切不善。(七)增上心殊胜殊胜语,以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为其体,即于十地修差别中,特依心而学之,发诸三摩地。(八)增上慧殊胜殊胜语,无分别智为其体,于十地之修差别中,特依慧而学之,发无分别智。(九)彼果断殊胜殊胜语,无住涅槃为其体,依行者断二障所得之证果称之彼果断。(十)彼果智殊胜殊胜语,三种佛身,即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为彼果智之体,此果智即指三身所依之大圆镜智等四智,是行者离一切障所生之智德。此十法称为“殊胜殊胜语”之因,系以十法之体殊胜,称为殊胜;由殊胜之体所说之言语亦殊胜,称为殊胜语;而说殊胜法之殊胜语,即称殊胜殊胜语。[摄大乘论释卷一(玄奘译)]

佛学大词典 【6】十一殊胜

  十二因缘中,为发业支之无明有:所缘胜、行相胜、因缘胜、等起胜、转异胜、邪行胜、相状胜、作业胜、障碍胜、随转胜、对治胜等十一种殊胜事。即:(一)所缘胜者,谓无明遍缘于染净。(二)行相胜者,谓无明能隐真显妄。(三)因缘胜者,谓无明为惑业之生本。(四)等起胜者,谓无明等能发起能引(行支)、所引(识等五支)、能生(爱等三支)、所生(生等二支)之缘起法。(五)转异胜者,谓无明能于随眠、缠缚、相应、不共等四转起之相用而异。(六)邪行胜者,由迷于无明谛理,而起增益(有执常见)、损减(空执断见)之行相。(七)相状胜者,无明微细之自相,遍转爱与非爱诸法之共相。(八)作业胜者,无明能为生死所依之事业,亦能为障碍涅槃之事业。  (九)障碍胜者,无明能障碍胜法(无漏有为)、广法(无漏无为)。(十)随转胜者,无明能随转三途至有顶。(十一)对治胜者,无明非有漏智所对治,而乃见、修二道之无漏智所对治。[缘起经、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末、略述法相义卷中]  

佛学大词典中的【6】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